第15章 三师会(1 / 2)

峥嵘志 肥猫江湖 3659 字 2017-05-23

正旦过后,卢植府中有两位大儒联袂来访。马日磾和蔡邕。

马日磾是马融族孙,尽传马融所学,与卢植、郑玄并称为马融三大高徒,现拜谏议大夫。

蔡邕是陈留郡圉人,师从胡广,是当今有名的大儒,精擅辞赋、书法、绘画、算术、围棋等,喜好抚琴吹笛,现被拜为郎中,在东观校书,续写《汉记》①。后世很多人知道蔡邕之名,是因为他是著名才女蔡文姬之父。不过此时蔡文姬还远未出生。

卢植与马、蔡二人相熟,交情深厚。

令张胤意想不到的是,马、蔡二人此来可以说正是为了张胤。

原来马日磾受马勖所托说服卢植收张胤为弟子,之后因事牵累未能来看一看被自己族叔看重的少年到底是何等样人,心中一直记挂。今日正好有空,特意前来一见。路上正遇到蔡邕。蔡邕听闻马日磾要去卢植家中见悯农郎君,心中一动,就与其联袂而来。

马、蔡二人也不用仆人通传,直接登堂入室,来到前厅。今日正值休沐,卢植正在堂上指点几个少年学艺。见马、蔡二人前来,连忙起身相迎。诸位少年也起身束手而立。

卢植向着马日磾、蔡邕拱手行礼,道:“不知马大夫、蔡郎中前来,有失远迎,莫怪!莫怪!”

马日磾、蔡邕一起还礼。马日磾道:“打扰博士休息了。”然后目视厅中诸少年,又问道,“哪位是幽州来的小郎君?”

张胤赶忙上前行礼,恭敬地道:“敢劳先生询问。我是张胤。”

马日磾打量着张胤,心中暗赞一声:“好个俊朗少年!”此时张胤身高接近七尺,由于常年习文练武,身体壮健又满蕴儒风,正是英气勃勃少年时。

卢植在一旁介绍道:“此是马大夫,吾师族人。此是蔡郎中,文章、书法、音律皆是吾等楷模。汝等要多向二位先生请教。”

马日磾和蔡邕连连摆手道:“子干谬赞”。

张胤、卢慎、卢重、张晟、卢纨一起上前拜见。

张胤悄悄打量马日磾和蔡邕。两人年龄都在四十左右。马日磾身材中等,面白短须,一派学者风范;蔡邕身量要高得多,鼻挺眉浓,双目有神,风度、气质俱佳。

卢植、马日磾、蔡邕都是士林魁首,跺跺脚都能在士人中引发一场地震。此三人在一起极为难得,恰巧这三人都是张胤父亲张谟为其推荐的老师人选。思念至此,张胤忽又想到父亲,心中一酸。

蔡邕恰在注视张胤,见其眉头一皱,吁了口气。于是问道:“小郎君似是心中有事?”

张胤心中道:“这蔡先生眼力好毒。”口中答道,“父亲生前欲使我向三位先生拜师求学……如今见到三位老师想起先父,故而伤心。”

蔡邕点点头,没有说话。只刚才那一幕,蔡邕就已经把张胤归为“我辈中人”了。其实今日蔡邕前来目的很单纯,他只是想与大汉有名的少年孝子见一面。蔡邕也是大汉知名的孝子。他的母亲曾经卧病三年,蔡邕不论盛夏严冬、风霜雨雪,都衣不解带在榻前侍候,曾经连续有两个多月没好好睡过觉。他母亲去世后,就在墓旁结庐守孝,事事遵守礼制。他听闻眼前这小小少年曾杀贼救父、一样结庐守孝三年,心中就有了相惜之念,所以跟着马日磾前来。

马日磾佩服张胤的父亲张谟的直谏敢言、清正忠贞。马日磾的师弟郑玄,与张谟受李膺赏识相似,因为受杜密的欣赏举荐,在建宁元年那次的党锢之祸中被禁锢。其实,如果当时张谟没有那次上书之事,其结局或许也只是会受到禁锢而已,不会因此丢失性命。正是由于张谟的忠直、嫉恶如仇,才会有上书之举,因而被宦官所害。

马日磾此来,一来是访卢植商议事情,二来也是借机见见故人之子。毕竟扶风马氏与南阳张家一向友好,他也与张谟很是熟识。

众人落座之后,马日磾表明来意:“子干!吾此来,一是见见故人之子,二是伯喈前日有一议,吾以为然,今日特来与汝相商。如今士子所读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更有俗儒穿凿附会,甚至行贿篡改‘兰台漆书’②经字者,遗误后学。太学中有汝在内十四博士,各家经文皆凭所见,常因文字异同而生争端,学生弟子无所适从。汝应知之。伯喈意正定六经文字,以方便诸生。汝以为何?”

卢植拍手道:“此事大善,千秋之功也,正该是吾辈所为!”

蔡邕在一旁微笑点头。

张胤心中一动:“此恐怕就是史书上赫赫有名的熹平石经吧!没想到师父卢植也参与了此事。”

马日磾又道:“此事虽善,却甚为繁复。吾与伯喈打算再引几位宿儒名士共同参与,不知子干可有人选推荐?”

卢植略一沉思,道:“北海郑康成最是合适,可惜已遭禁锢……还有一人,蔡郎中也相识。”

蔡邕道:“唔?是吾之友呼?”

卢植点点头,道:“堂溪伯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