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既来之 则安之(2 / 4)

峥嵘志 肥猫江湖 5866 字 2017-05-23

儿,以后你就不用吃那些粗糙的东西了。”然后扭头对王氏道:“你要用心喂养胤儿。”又看了王氏怀中的婴儿一眼。

即使张谟为人开明,又有名儒风范,亦有些担心王氏只照看自己的孩儿,而苦了张胤。

王氏明白张谟的意思,说道:“长史请放心。”迟疑了一下,又说道:“长史,公子想是饿了,请您……”

张谟知道王氏是要给孩子喂奶,自然不便留下,迈步出屋,一边走一边说道:“有什么需要可以跟张山说,他自会禀告于我。今天晚间我们就搬去郡守府,到时候给你安排一间房。”

王氏见张谟走出屋去时顺手带上了房门,放下心来,转身将自己的孩子张晟放到榻上,将张胤抱了起来。王氏刚做母亲不久,浑身洋溢着母性的温柔。看到张胤粉雕玉琢似的小脸,白胖壮实的胳膊腿儿,心里也很是喜欢。王氏撩开衣襟,将一只饱满的雪乳塞到了张胤的口中。

尴尬!可是那又能如何?婴儿不吃奶怎么长大?不吃也许小小年纪就会死掉。

太阳落山前,张胤就吃了两次奶,对于前世已经近三十岁的张胤来说,确实是无可奈何的事。只是他不知道自己方才吃奶的时候有没有红脸。

张谟带着仆人护卫和王氏母子于天黑前搬入了郡守府官舍,晚饭也是在郡守府中吃的。

王氏有了单独的房间,以便于照看张胤和张晟。

在王氏看来,张胤虽然很讨人喜欢,但是却是个古怪的孩子。张胤很少哭闹,一天到晚都很安静,困了就睡,饿了的时候就啊啊两声,算是表示自己饿了,吃了奶后,张胤会瞪着两个黑亮的眼睛看着周围的事物。一般来说,婴儿的身体都不受自己控制,吃喝拉撒都随天性而为,可是张胤是个例外,他像是懂事一般,根本不用大人操心,也不像张晟那样每天需要换数不清的尿布。

与张胤相比,张晟更像一个正常的婴儿,一天到头哭闹不停,不是尿了就是拉了。两个婴儿并排躺在榻上的时候,差别就更明显了。平时王氏逗弄两个孩子,只要做几个稍微夸张点的表情或是古怪的声音,张晟就会“格格”地笑个不停,而张胤通常只是嘴角勾一勾了事,浑不似个婴孩。

王氏甚至感觉张胤整天都像是在思考事情。对,就是思考。王氏自己都觉得有些可笑,世上有哪个人还是襁褓中的婴儿的时候就开始思索人生了?

还真是个有趣的小家伙呀!王氏对张胤充满了好奇。

张谟的三日假期,一点儿也没闲着。渔阳毕竟是张谟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光是拜访熟人老友三天时间都不够。会见旧友之余,张谟写了一封家信,吩咐仆人送去南阳老家,一是给妻子崔氏报个平安,二是告知崔氏自己拾到一个婴儿,乃天赐奇缘,决意以此子为嗣,传承自己这一支的香火,让妻子禀报族里,给张胤落籍。张谟又将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酉时作为张胤的生辰,书写于家信之后。

三天转瞬即过。张谟父子也已算是在渔阳彻底安顿下来了。

马勖对张谟青睐有加,极为信任,将渔阳郡军政大事一并交给张谟处理,自己乐得做甩手掌柜。

东汉时一郡之主自然是太守,军政一把抓,权力极大。内地郡太守的助手为丞,职责是协助太守管理政事,然而边郡形势复杂,常常需要与异族交战,所以废丞而设长史,由朝廷任命,是郡里名义上的二把手。通常太守和长史的关系都不算很好,因为太守在本郡辖区之内说一不二,除长史外的功曹、主簿、督邮、掾、史等郡府僚属皆可自行招募,俨然一国之主。这朝廷任命的长史的权力大小,也得看太守的脸色。一般情况下,出任长史之人,要么与太守一系同流,要么就得做好受排挤、穿小鞋的准备,如果运气不好,遇到战乱,顶个先锋出战莫名而亡都大有可能。

马勖与张谟关系不错,兄弟相称。马勖心胸开阔,又赏识张谟才能,所以大权尽付。张谟为报马勖知遇之恩、兄弟之情,迅速进入长史的角色,与马赞、崔琳、鲜于瑞等人配合,着手处理郡中政事,理政治兵、劝课农桑,工作起来是起早贪黑,殚精竭虑。

这样一来,张谟见张胤的次数越来越少,父子二人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张谟办理公事之余,心里却总是思量着张胤如何如何,也有些担心,乳母照料张胤总不如自己照料来的放心。

张谟便思虑着该如何抚养张胤:“送张胤回南阳?显然不妥,路途遥远,张胤太小,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就弄巧成拙了。把妻子崔氏和小妻滕氏接来渔阳抚养张胤?这虽然可行,可是又太危险,渔阳毕竟是边郡啊!”

一时间,张谟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屡次吩咐王蒲要用心照看张胤。

日子也就在张谟的忙碌中一天天过去了,转眼已到八月底。

张胤在大汉的天空下茁壮地生长着。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使张胤确信自己无法回到原来的时空了。

“唉,既来之,则安之吧!现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