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既来之 则安之(1 / 4)

峥嵘志 肥猫江湖 5866 字 2017-05-23

翌日,太阳初升。

张胤蜷在张谟怀里,两腮泪痕犹在。

“这真的不是一场梦吗?不能回去了吗?爸妈、小妹还能再见吗?”

张谟醒来后,亲亲小张胤的脸蛋,喂他喝了些米油,张胤也不再抗拒,只因实在是有些饥渴了。

张谟在仆人的服侍下梳洗完毕,将张胤交给仆人照看,带两名护卫去拜见太守马勖。张山自去街上为张胤寻雇乳母。

渔阳郡治渔阳。这郡府①居城正中,坐北朝南,占地颇大。作为一郡官员家属的住地,渔阳官舍修得非常豪华。

张谟与马勖本是相识,也无需名刺。到门前寻守吏问之:“吾是南阳张思训,特来拜见马府君。”

不片刻,马勖带领一众身着官服之人迎出,拉着张谟手臂热情地道:“思训,东都一别已有数载,吾甚是想念。”

“大兄。”张谟上前深施一礼,道“弟何德何能,岂敢有劳大兄相迎。”

马勖年逾五旬,容貌儒雅有威仪,他摆摆手道:“贤弟大才,任事本郡,兄心中窃喜,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马勖说完,为张谟介绍身后诸人,包括功曹马赞、主薄崔琳、司马鲜于瑞、督邮张脩等一干太守亲信。

众人中,张谟识得鲜于瑞、崔琳,其余多是生面孔。鲜于瑞是渔阳本地豪族家主,四旬年纪,知兵略,善弓马,李膺任太守时,张谟与其曾经一起共事过。崔琳是冀州安平县人,崔瑗的族孙,其人文采出众,书法亦佳,年纪比张谟略小,辈分也低了一辈。

众人一一上前施礼相见,张谟回礼说道:“吾初来乍到,不熟悉郡事,以后请诸君多多关照。”

马勖笑着说道:“本郡苦寒,物产匮乏,外接胡地,鲜卑诸胡屡屡寇犯钞掠,百姓饥寒交迫,为生计而忧,实非安乐之所,思训恐怕要受累了。”

张谟拱手道:“明府君放心,吾自当与同侪戮力用命,造福本郡。”

马勖赞道:“好!诸君一同努力。”然后挥挥手又道:“走,诸君进去讲话。”

马勖把着张谟手臂不放,拉着张谟一起当先而行。众人随在二人身后,一同进入大堂。

众人进屋后分宾主落座,谈些时政、郡事,气氛很是融洽。午时,众人一起用了午餐,算是给张谟接风洗尘。席上马勖便安排下人收拾一处小院,作为张谟的住所,更放张谟三天假以作休整。

待张谟回到驿馆已是未时了。张山也已经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

妇人年纪看着在二十许,面容姣好,皮肤白皙,令张谟大为惊讶的是,妇人眉宇间竟然隐有一股淡淡的书卷气,想必不是普通的乡村愚妇。

张谟看人很准。这妇人王氏,因家乡有蒲水流过,所以闺名王蒲。家中小富,少时也曾读书习字。夫家姓张,中山国人,二人婚后生活和美,颇令人羡。其夫勇武,好游侠,去年冬为友人复仇而得罪了中山大族苏氏,被苏家遣宾客追杀。幸得朋友相救,王氏与受伤的丈夫逃出中山,北上渔阳投亲避怨,不想亲戚已经搬走,夫妇二人滞留渔阳一家小客栈。两个月前王氏生下一子,其夫却伤重不治而亡,临亡前,为其子取名晟,小名恨奴。王氏性子坚强,变卖首饰草草将丈夫安葬,月子里便开始做些缝缝补补、洗洗涮涮之活,挣些薄钱养子还债,日子凄苦。

张山上午出去为小张胤寻找乳母,本想去奴市碰碰运气,不想偶然听路人说起王氏之事,觉得此事可为,遂寻到王氏居住的客栈,与其说项。王氏答应做小张胤的乳母,却不愿卖身为奴,只愿为雇佣。

张谟听闻其事,大为惊讶,心底暗暗赞叹不已:“这妇人非寻常人也。”嘴上却问道:“汝有一子,还有余力喂养我儿吗?”言外之意是担心王氏奶水不足以供养两个幼儿。

王氏轻施一礼,道:“长史不用担心,我必用心抚养公子②。”王氏已经知道眼前这位雇主出任渔阳长史的事,二人间又不是主仆关系,所以称呼张谟为长史,而她称呼张胤为公子,算是尊称了。

张谟点点头,算是认可王氏的话。此事也是无法可想,张胤嗷嗷待哺,也没时间另外去精挑细选一个乳母来。

当下便与王氏敲定,张家雇佣王氏为小张胤的乳母,先用一月,若合适就延长时间为三年,每月八百钱,张家包管王氏母子食宿。古人富裕之家的孩子吃奶的时间普遍较长,所以才有了三年之说。每月八百钱的待遇也是非常高的,王氏也很满意,母子二人未来几年的生活有了着落了。

张谟吩咐张山去安排搬入郡守府的事,自己带着王氏去看小张胤。

进了房间,张谟先是问下人是否喂了小张胤吃食。听仆人回答说张胤吃了小半碗米粥的油,这才微微放下心来,摆摆手让仆人出去。

张胤安静地看着张谟和王氏,不哭不闹。

张谟上前拍拍张胤的小脸,说:“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