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化险为夷(5 / 9)

开创盛世 兵法36 15222 字 2017-06-06

身影,映照在渭水河中,那身影变成了一条龙,金灿灿,映亮了渭水两岸……突厥人纷纷下跪,向真龙天子叩拜。那个颉利可汗,只身来到皇上的大帐前,请求和解。皇上下诏,下诏明白吗?那是天子对臣下的旨命,准许和解。颉利答应再不侵犯中原!”

一个酒客赞叹:“大唐有如此皇上,是我们百姓的福气啊!”

另一个酒客随声道:“那是,有皇上在,突厥人再也不敢进犯长安。”

陈四又凑过来,问月容:“姑娘,当时你怎么就知道,突厥进不了长安?”

月容淡淡一笑:“人心所向。”

陈四想了片刻,然后不住点头:“对,人心所向,人心所向……”

那面的文人又要喝酒,旁边的人高声道:“上酒。”

没等陈四拿酒,月容已走过去,给那文人倒上了酒……

李世民换上了常服,和萧瑀、封德彝、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走进太极殿。

萧瑀边走边感叹道:“陛下,突厥人来势汹汹,经陛下数言,便悄然而退,颉利可汗还以臣自居,请求和解,陛下的谋划,实在高远、神奇!”

李世民微微一笑:“如果没有你们朝臣一致,百姓同心,朕的谋划再神奇,也不会成功。”李世民说着坐到自己的位置。他摆摆手,众人纷纷落坐。

封德彝站起来问:“陛下,孔子曰,文事必有武备,臣斗胆问一事,若是突厥真的贸然渡过渭水,陛下有把握消灭他们吗?”

李世民一笑:“当然。”

“突厥的军队即使如陛下所说,只有十余万人马的话,也胜我数倍,陛下的胜算何在呢?”

“朕观看突厥军队虽然众多,但军纪涣散,君臣各怀心思,当朕要他们拜谒时,突厥的文臣武将皆下马,只有颉利一人独在马上。那时,朕若令旗前挥,其势将摧枯拉朽。朕已命长孙无忌与李靖率军队埋伏于豳州,敌人若败逃,伏兵截击在前,大军追杀在后,消灭颉利,易如反掌。”

萧瑀在一旁道:“那陛下的令旗为何不前挥呢?”

李世民看着众人,说:“朕登位不久,国家尚未安定,百姓还不富足,一旦与颉利作战,不但劳费民力,损失钱财,还将加深与突厥的积怨,这不利于百姓修养生息。所以干戈慎用,以和为贵。朕以军势威胁敌人,以玉帛软化敌人,突厥人得到朕的玉帛,就会意志消退,防备懈怠,待我蓄养威力,强盛之时,突厥再敢进犯大唐,朕一举便可消灭之。”

萧瑀点点头,正想说什么,封德彝抢着道:“陛下的远见,不是为臣的目光所能看到的。”

李世民一笑:“为君没有远见,国家就会迷茫;为臣没有远见,就不能向君王奉献治国的良谋。”

封德彝一副真诚地样子:“陛下的教诲,臣铭记在心。”

萧瑀轻蔑地看着封德彝冷冷一笑。

5

夜深了,归来酒馆的客人都已离去,门还没关。一张桌上还摆着酒菜,是凉菜。月容独自一人坐一张桌旁,仔细擦着酒杯——那酒杯已经很亮了。

陈四走过来,对月容说:“姑娘,他不会来了,我关门了?”

月容没有话,看着桌上的凉菜,用筷子仔细摆好——那些凉菜已经摆的很好看了。

陈四看看月容,上前关了店门。

月容并不看陈四:“不要关门。”

陈四回过头:“这么晚了,他不会……”

月容猛地站起来,回过头,看着门外:“他来了……”

陈四疑惑地看看月容,然后探出身子看着。

酒馆外的街上静悄悄地,已没了行人。隐约间有马蹄声传来。

陈四上前仔细看去,两匹马沿街而来,是微服的李世民,身后是一个宦官,也是微服。陈四忙回身进了酒馆。

“姑娘,他来了,来了。”

“快去端菜,热菜。”

陈四答应了一声,进了内室。

月容端起桌上的酒壶,倒上两杯酒,也许是过于激动,酒满了溢到了桌上。

李世民推门走进,随手关了酒店的门。

月容抬起头看着李世民:“你……终于来了。”

李世民也看着月容道:“我来喝得胜酒。”

“你让我盼的日子太长了。”

“当了皇上,身不由已。”

月容看着李世民“哦”了一声,然后淡淡地说:“坐吧。”

李世民没坐,走过去一把将月容拦在怀里:“月容,跟我进宫吧,我想你。”

月容慢慢闭上眼。

“你答应了。”

月容眼里含着泪:“我不会食言。”

李世民轻轻松开月容,但仍抱着她,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