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李白的悲哀(1 / 2)

唐朝小英才 卓一飞 3728 字 2017-05-25

李非似乎沉浸在思索之中,李白站立在那里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颇显尴尬。李非疑惑地抬起头望了一眼,转瞬便明白过来,“大哥是否担心长孙尚书那边?”

李白歉意地笑了笑,算是默认。

“唉”看来大人物终究是大人物,不会因为自己短短几句话就表明态度。也罢,让你看看穿越者的手段如何。

李非嘴角上翘,平静地说“大哥不必担心,小弟有两物献上,长孙大人曾任户部尚书,此物一出,他定会出手!”

“哦?”李白有些发懵,长孙无忌是什么人,当今天子从龙重臣,又是长孙皇后的亲兄长,官拜吏部尚书,一品国公爵位,可谓是位极人臣,李非一介农户子弟怎会令人侧目,如若外人闻之,一个失心疯的称呼那是少不了了。

李白还未开口询问自己这位二弟是否真得了失心疯,李非却先开口了,“大哥只管说此二物皆是大哥所创即可,千万千万不要提起小弟,哈,长孙府居然出了这等人物,那长孙大人竟弃若敝履,想必那时候他的脸色定会十分好看,呵呵”

李非自顾自地嘿嘿笑着,李白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自己这二弟啊,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真是个胆大的主儿。

“二弟,为何如此?”

“不为何,小弟我本就是小人物一个,既不想做官,也不想青史留名,这等辛苦事还是麻烦大哥您了,谁叫你是我大哥呢,嘿嘿”李非继续没心没肺。

李白理解不了李非来自后世的心态,他却明白自己兄弟的巨大改变,若不是眼前所见真真实实的是自己的兄弟,也许自己就以为认错人了。

“罢了罢了,你说怎样那就怎样吧,只希望此物入得长孙大人之眼,能救得你一命吧”当下已进三更,李白不敢长留,在求见长孙无忌之前,还有不少事情要准备,嘱咐李非好好服刑,争取宽大处理之后,就匆匆离去了。

李非交给李白的两物,为九九乘法口诀,还有算盘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早在制作曲辕犁那时,李非就发现了这一问题,老栓叔虽懂得这时代的算学计算,却并不完备,再加上算数需要繁杂的算筹计算,看得李非是头晕眼花,早就习惯了后世计算器和心算的他哪里看得了这个,早就有了推出这两样的打算,奈何一直等到了现在,总算是派上了用场。

“唉,同人命不同啊,虽是同样错过了大赦之日,为何你总有人探视,某家却没有,真是岂有此理,哼!”

李非伸伸懒腰,正待在天亮前再眯个觉儿,对面的黑暗处却传来抱怨声。

李非不禁哑然失笑,坐牢与有人探监有什么关系,难道说坐牢就一定会有人来探监吗?这少年明显心里不平衡啊。

“做错事就要有做错事的觉悟,难道你还想着有人把你向神仙一样供着,百姓扶老携幼跪在县衙门口,请青天大老爷开恩,免去你牢狱之灾,你出去后感慨万千,立志为民请命,做一个锄强扶弱,劫富济贫的大英雄?”

“咦?”那少年听李非说完,惊讶不已地望着他,失声说道“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非嘿嘿笑了起来,带着深不可测的笑容,对他说道“你别管我怎么知道的,看在同是牢友的份上,奉劝你一句,忘记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吧,这世界有多大,又有多少人受尽欺凌,虽圣上仁慈,以天下为已任,可又岂能监管天下每一个角落,圣上都做不来的事,你想办到,好比入天摘星辰,难,难啊”

少年一听急眼了,愤怒地抓着木栏大声吼道“难道眼见不平事就该熟视无睹吗,那与禽兽何异?还有,你又不知我是为何来此,怎知我心中所想,喂,说你呢,别以为把头埋起来就算完了,你给我说清楚”

李非实在是有些无语,这小子是有病吗,“你小子,路见不平自当拔刀相助,我说的是天下,大概念,懂不懂”

“啊”,少年这才反应过来,仔细一想也是没错,洛阳有人欺压百姓,自己身在长安,又怎能顾得过来,想通了,尴尬得摸摸脑袋,又想起一事,脸上浮现出自豪的神情,“喂,小子,想不想听听我是怎么进来的,嘿嘿,我跟你说啊”

“哈欠”李非连打了两个哈欠,靠,想睡觉,来了个说书的,一点眼色都没有,活该被抓啊。

就在说书少年正滔滔不绝对唯一的听众唾沫横飞地讲解自己劫富济贫的故事的时候,长安城今晚迎来了一个不眠之夜。

突厥铁蹄南下,戴甲四十余万,一路烧杀抢掠,直扑长安而来,而今更是越过泾水,兵锋直指宝座上的李二。

长安,太极宫,一老一少两人站在太极宫大殿外,俯视着月色朦胧下的大唐帝都。整座城市星罗棋布,气势恢宏,一百零八个坊市尽收眼底。那老人深情地注视着,好似永远也看不够,只是苍白的面容上略带憔悴,眼神复杂。而一旁的青年男子则极目远眺,俊秀英武的面容上,一双黑眸似乎要看透黑暗的远方一般。

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