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更半夜,禁卫军到官员家砸门,一时间整个东城都热闹起来。
大臣勋贵们匆匆收拾齐整,有品有阶的夫人也跟着起身,浩浩荡荡的人流往王城去了。
子诗匆匆来禀报惊醒了熟睡的人,臭宝被吵醒了,迷瞪着眼哼唧起来,楚韵也迷糊着。
“怎了这是?大半夜的。”楚韵不悦。
子诗抬高了声音,“伯爷,夫人,元子殁了!”
平地一声雷,楚韵顿时清醒了,抱起了哼哼唧唧的儿子,朝着燕长宁看去。
燕长宁在一旁手脚利落的穿衣,见状,安抚道,“元子殁是大事,文武百官及有品阶的夫人们都要即刻到王城中去守灵,你和孩子待在家中,不必担忧,我会想法子传消息给你。”
楚韵点点头,“小心行事。”
燕长宁带着子诗匆匆走了,楚韵抱着睡着的臭宝却没有了一丝睡意。
事关元子,她这个所谓的“送子夫人”还与这个孩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元子是在臭宝满月的当天诞下的,元子与她及她的孩子有牵扯不干净的关系。
想到这里,楚韵抿了抿唇,抱紧了怀中的孩子。将熟睡的孩子放到床榻上,楚韵掀帘出了屋子,夏荷和秋梨见她出来了,忙问道,“夫人,怎了?”
楚韵拢了拢身上的衣服,“去将春蔓喊起来,你们三个收拾些衣物,准备些吃食,我想去城外向阳山上住些日子。”
夏荷张嘴就要问,被一旁的秋梨拉住了。
“夏荷,你去瑜儿院子里走一趟,叫画眉也给瑜儿收拾些东西。”楚韵想了想,吩咐道。
“是。”
晨起,简单用了早膳,楚韵便带着孩子和丫鬟小厮往城外去了。
今日,城门口的盘查有些严,过往的百姓排起了长队,楚韵掀帘往外看了看。
“子墨你前去说项一下,请人行个方便。”楚韵喊来了子墨。
子墨如今满十岁了,长得还讨巧,鬼精鬼精的,楚韵也放心叫他去办事。
没一会儿,子墨领着一个穿着官服的人来了。
那人到了马车前就是一揖到底,“燕长图见过长嫂。”
马车中的楚韵吃了一惊,转手将臭宝递到夏荷怀里,掀开了车帘,“长图表弟多礼了,快快请起。”
燕长图保持着一揖到底的姿势,说道,“长嫂妙计救了长图性命,长图万分感激。”
楚韵笑了笑,“本是一家人,表弟不必如此。”
燕长图直起了身,楚韵这才瞧见了他的样貌,不由赞叹,确是一个文质彬彬的男子,但腰板挺直,双目有神,穿着城门守军的官服倒也相得益彰。
燕长图道,“我为长嫂行个方便罢,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待闲暇时,长图必定登门造访。”
楚韵点点头,“劳烦表弟。”
燕长图,“长嫂不必如此客气。”
在燕长图的帮助下,楚韵一行人顺利出了城。
原本燕长宁生辰日邀了燕长图前来参宴,没料到当日出了紧急事,未能成行,直至今日,楚韵才见到了他。
楚韵颇有几分唏嘘,“天道好轮回啊。”
秋梨笑起来,“是主子心善,才有这样的缘法。”
春蔓跟着说道,“是呢,这趟上山必要去庙里拜一拜。”
夏荷搡她,“主子要去清风观小住几日,你却跑去庙里拜佛,再叫道观里的真人们恼了你。”
春蔓顿时有几分纠结,“那不若在道观里拜拜真人罢了。”
夏荷笑她,“你这呆子,真人哪里能跪拜!”
两人顿时笑闹起来。
臭宝是个顶顶爱凑热闹的,跟着咿呀学语。
向阳山下的撵夫们今日接了单大生意,都是干劲儿十足,脚下生风,几盏茶的功夫就将人和物都送到了山顶上道观门前。
春蔓夏荷等人是初次来,兴致很高,一路上叽喳不停,到了道观前才安静下来。
晨起清扫的道童见到楚韵,没再转身就跑,反而笑着上前行礼,“见过尊者。”
楚韵略略还礼,“你似是识得我?”
那道童腼腆的笑了笑,“您曾与另一位贵人到道观中求过平安符,还赠与了我等吃食。”
楚韵恍然,那群半大的孩子竟长得这般大了,不由笑起来,“难为你还记得。”
道童放下扫帚,前行带路,“尊者随我来。”
楚韵抱着臭宝往前走,冲着春蔓等人使了个眼色,叫她们在外头等着。
再见到泓慧道人,楚韵有几分感慨,先行了一礼,“见过真人。”
泓慧真人还礼,笑着道,“尊者多礼了。”
楚韵安坐后,笑道,“真人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