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好在细水长流”。
“是啊,我们现在也处在转型的时间点上,大市场变了,以前的商业地产卖产品,现在却是要销售服务,服务的根本是商业,没有商业,怎么来持续的回报?但是还有个问题你考虑过吗,就是试错的成本,万一小江的那套行不通,我们的代价太大了”。
“这个层次的问题,我还不懂,我只能在可行性上,直觉是一个适合现在房地产市场过度的好办法,很可行,而且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收回一定的资金”。
“对,即使以招带售,大概能先取得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资金回笼”。
“还有就是时间差,刘总,操盘得当的话,一定争分夺秒,争取元旦前就招租过一半,明年五一完活。这样的话,销售跟进,暑假前去化三成应该把握很大”。
“这样就是一年五十的回报,很不错了,呵呵,你小子到乐观”。
“必须乐观,原本也是三年左右的去化周期,现在的大环境,极度遏制了投资,我们能取得三成的去化,应该达到预期了吧”?
“要是真的能达成还行,不过毕竟卫江我们第一个吃螃蟹的,也不敢说一定成功”。
“决策还是刘总你来定,这个是风向标啊”。
“少拍马屁。现在只有你对零售半吊子,我们已经落后了。你保守估计,可能性多大”。
“我的性格就是急先锋,这个问题问我不合适啊,我肯定是拍马就上哈”。
“哈哈,说的也是,你这家伙三板斧!高总说说看”。
“我说啊,可行!关键是,现在我们没有时间了,二期接着启动,我们不能无休止的讨论下去,不如一边做一边调整”。
“贷款下来没,我走前就说上个月低到位”。
“就这几天,市行那边给消息了,这事保准”。
“好,那就行。还是说二期,小冯你马儿能跑起来不”?
“教育那边,还是以儿童城的名义搞,何不一步到位呢,这样我就可以两头一起忙活”。
冯小华不想这么不着边际的被利用了,也越来越感觉刘炳厚已经非常过分了,一而再再而三的糊弄自己,泥人也有三分脾气。
“教育城那边没关系,你以董事长助理的身份来分管招商,这样逐步过度过来嘛”。
“是啊,小花,身份明确了,这不就是时间过度,这个办法好”!
冯小华无语了,是失望的无语了。
刘炳厚还在把冯小华当猴耍,身份顶个P用!
真的流动资金断裂,刘炳厚就说儿童城和教育城都是这个徒弟自己的,还不得坑死冯小华?
董事长助理的身份到那时有毛用!
“高总,这样,小冯也确实压力很大,你以集团担保,给他先银行融资三百万进来”。刘炳厚又出了个新招。
冯小华一听,震惊了,这么好的事?
别急,别急,不能光听好话,这事回去研究研究再说。
“行,这个没问题。小花,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守着刘总都说出来”。高义建给冯小华打起眼色。
“最后一个问题,刘总,您决定启动二期了”?
“你这话问的!没看见开槽”?高义建赶紧出来批评冯小华。
“呵呵,这个基本决定了”!刘炳厚很肯定的给冯小华回答。
“刘总,我没问题了”。冯小华不再问了,心里也很肯定了。
刘炳厚用了基本这两个字,就是根本没考虑好,今天问的这些,不过是提前做准备。
一旦他真的考虑好,才是真的启用冯小华的时候。
而今天谈的这些,都是泡沫而已。包括融资。
经过这么多,这么多的好话,冯小华终于成长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