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抵达集结点(2 / 2)

海霸天下 欲海沧郎 3629 字 2017-06-15

安全。

三支舰队一字排开。

五支运输船队和第一、二、三舰队要先到金门岛再分开,所以也排在三支舰队后面。排好队形的各舰队开始观察并计算,看目前的位置是否与金门岛垂直,否则进行调整,以便在入夜后沿着这条路线一直驶向大陆,届时,航向有偏差也不会太大。

这样的集结点有两个。第四舰队的目的地是泉州,已经去对着泉州的那个集结点了,他们会在晚上同时行动。

各舰队的瞭望哨都在随时观察着周围,防止被人发现,或者遭遇附近经过的船只。当然,如果真有这样的船只经过,也只能算他们倒霉了,都会成为救国军的俘虏。

夜幕降临了,两个集结点的船队驶向各自的目的地。

夜空中几乎没有星星,整个世界一片漆黑。

“哗哗哗……”只能听见单调的海浪声。

此时,没人会发现漆黑的海面上行驶着两支船队。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在漆黑的海面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若干个红点和绿点。这个时代的人肯定会认为那些光点是鬼火,被吓得毛骨悚然,从而敬而远之。

在古代,在夜晚的坟地里或郊野,经常可以看见忽隐忽现的绿色、蓝色、红色火焰。由于人们不知这种火焰的成因,只知其多出现在有死人的地方,而且忽隐忽现,因此称其为“鬼火”。

世界各地都有“鬼火”。

在我国,例如,清朝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中经常提及鬼火;日本传说中的鬼怪,亦多有描述鬼火,在绘画这些鬼怪时经常会画几团鬼火在旁边;在爱尔兰,鬼火就衍生为后来的万圣节南瓜灯,安徒生的童话中也有以鬼火为题的故事《鬼火进城了》。

1669年,德国的炼金术士发现磷,人们才逐渐揭开“鬼火”的秘密。

其实,“鬼火”就是“磷火”,是一种很普通的自然现象。

“鬼火”是这样形成的:

人体绝大部分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还含有磷、硫、铁等其他元素。人体的骨骼里含有较多的磷化钙,死后,躯体埋在地下腐烂,发生着各种化学反应,磷转化为磷化氢。磷化氢是一种气体物质,会沿着地下的裂痕或孔洞冒出到空气中,因其燃点很低,只有四十度,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便会燃烧。其燃烧时发出蓝色的光,就是磷火,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鬼火”,颜色有绿色、蓝色、红色,若颜色特殊,说明死人体内红磷元素含量特别多。

“鬼火”为何会忽隐忽现呢?甚至会追着人“走动”呢?

这是因为磷化氢是一种气体,重量轻,会跟着空气一起飘动,风吹也会移动。人走动时会带动空气的流动,因此“鬼火”会追着人“走动”,当人停下来时空气不流动了,“鬼火”自然也停下来。在古代,人们不知道“鬼火”的原理,自然会被吓到并越来越迷信。

“鬼火”为何多见于盛夏之夜呢?

这是因为盛夏天气炎热,温度很高,化学反应速度加快,磷化氢易于形成。

说实话,即使是后世的现代中国,虽然很多人知道“鬼火”不是真的“鬼火”,但也不知道其成因,说明,愚昧才是落后的主要原因。

≈≈≈≈≈≈≈≈≈≈≈≈≈≈≈≈≈≈≈≈≈≈≈≈≈≈≈≈≈≈≈≈《海霸天下》≈≈≈≈≈

言归正传。

如果离的近了才会发现,其实,这些红色和绿色的“鬼火”,是海面上各船桅杆上战斗桅楼里发出的灯光。

原来,这是一支庞大的船队,正悄悄地驶向大陆。

可惜无人看见这一幕,除非有船只与这支船队擦肩而过,不过,看见这支船队的人,也没有机会将这个消息告诉别人。

不用说,这支庞大的船队正是救国军的船队。

发出红色灯光的是各舰队前方的旗舰,为的是防止所属船只走失;而发出绿色灯光的是各舰队所属的船只,为的是使彼此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在黑暗中互相碰撞,或者没有保持队形。船队行进中,各旗舰上的瞭望哨都在瞭望,而且,每个战斗桅楼里都是两个瞭望哨同时瞭望,以防一人瞭望出现打瞌睡,或者没能及时发现意外情况。

在古代,领航员比后世的飞行员稀有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