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驱人蹚阵
岳托的镶红旗军旗很快就出现在了摩云里阵地前方不到一公里的距离。
骑在高头大马上,岳托不用望远镜,也能很清楚地看到前面不远处的摩云里阵地,以及阵地上高高飘扬的义勇军军旗。
对于大明这种两年前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的叫做防御工事的东西,岳托早已经见识过不止一次了,而且还在这种由铁丝网、战壕组成的防御工事阵地面前,吃过很大的苦头。
这种阵地,就好像乌龟的外壳,不把外壳敲碎,是很难吃到里面的龟肉的。而最为麻烦的,也恰恰是如何敲碎这层外壳!
当初在大明京畿外围的小南庄的时候,岳托带着几千由蒙古人和汉人组成的仆从军,在面对这种防御工事时,也是束手无策,硬攻了好几天,丢盔弃甲不说,最终也没能攻克这种防御工事。
跟随大汗撤回辽东后,岳托又专门找人在校场上复制出了这种防御工事,日夜加以练习进攻,尝试了各种各样的进攻手段和方式方法,岳托却都不觉得怎么满意,倒是如何挖掘这种工事和凭借这种防御工事,瓦解敌人的进攻,岳托觉得自己的理解反而比那些大明军还要更胜一筹了。
现在,又站在这种防御工事面前时,岳托在仔细观察防御工事的纵深梯次的同时,还在心中不停地完善这种工事,想象着要是自己来这里修筑这么一个防御工事的话,将会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在哪些地方需要增加一些什么东西等等。
对面的防御工事,在岳托看来,跟两年前大明在小南庄外构筑的防御工事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就好像是直接将小南庄外的防御阵地照搬了过来一样。
这对于岳托来说,也算是一个好消息了,从这,岳托至少可以看得出,对面的明国对手,在这两年中,并没有对这种防御工事做更多的改变。
或者说,构筑这个防御工事的明国将领,只是一个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冥顽不灵的老顽固。既然是老顽固,岳托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而如果换成是岳托来修筑这个防御工事的话,他会选择在阵地上,再加上几个箭楼,在铁丝网、战壕沟渠的环绕下,箭楼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且形成居高临下之势,对进攻方将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而且不需要太多,只需要四座箭楼,占据四个方位,在这么狭小的阵地范围内,只需要四座箭楼,就可以对整个防御工事进行完全覆盖。而且以八旗骑兵娴熟的骑射技艺,四座箭楼,几乎就能抵得过战壕后面数百名士兵的攻击力!
易地而处,岳托觉得自己可以比对面的明军做得更好,构筑的防御工事也可以更加的完善,也更加的牢不可破。可是当他面对这种在他看来已经不是很完美的防御工事面前时,岳托才发现,自己又陷入了训练场中时遭遇的那种情况:防守阵地容易,可要攻克阵地,却又难上加难!
难道,真的要像在训练场的时候那样,用旗丁的鲜血和性命去填吗?岳托紧皱着眉头想到,对他来说,每一个镶红旗旗兵的性命,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如果像在小南庄的时候,又或者在辽东训练的时候那样,直接靠人命去填,那样大的损失和代价,岳托真的伤不起!
皱着眉头想了想,岳托突然叫道:“地舆图!”
身边的一个亲兵楞了一下,旋即解下身上的包裹,从里面拿出一张羊皮纸来,躬身递给了岳托。
岳托一把抓过羊皮纸,打开来飞快地扫了两眼,旋即又大声说道:“来人,传令下去,让第三佐领派人去仙岳里、松岳里、虎牙侗、野狼侗、同仁里等地方,将村落里的人,不论老弱妇孺,全部带来!”
他说的这几个里啊侗的,全是摩云里周围的几个高丽人聚居的村落。
高丽人虽然不多,但也足足有几百万人,也算得上是一个千乘之国。只不过高丽多山,平原河谷地带狭小,高丽人活动的范围,大多也就在城池周围几十里的地域范围之内。甚至于超出城市一定范围的村落,里面聚居的人,都被称之为野人,是最为下贱低等的等级,与奴仆无异。
岳托说的这几个地名,虽然只是几个小小的野人村落,但真要把人全都带过来的话,也能凑到几千人,用来填眼前这个防御阵地,应该是足够了。岳托瞧着地舆图上的那几个村落,眼神炯炯地想到。
地舆图是岳托他们进入高丽之后绘制的,很是粗略,但高丽王国自己绘制的地舆图,比岳托他们所用的还要粗略,像这些里啊侗的,根本连标注都没标注。拿着高丽王国的地舆图,不走迷路都已经很不错了,更别说别的的。
亲兵微微楞了一下,急忙躬身应道:“嗻!”然后就拨转马头,跑去第三佐领传令去了。等那个传令的亲兵离开又,岳托又说道:“传令下去,大军就地安营扎寨。”
“嗻!~”又一个亲兵大声应道,随后就将岳托的命令传递了下去。将近六千人的大军,除去第三佐领跑去附近的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