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海州牧府城外,在通往高丽旧都开城的必经之路上的一处险要之地,大明义勇军第一团团副沈君山正指挥着士兵在抓紧时间抢修工事,修筑防御阵地。
沈君山选定的地点是距离海州牧府三十多里外的一处位于两山之间的狭隘关隘出,开城与海州牧府之间的官道便从山谷最底下经过。
高丽多山,两千里地两千里山谷,到处都是连绵起伏的山谷低地,也到处都是丛林密布的原始森林,真正被开发出来,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还很少。人口多集中居住于国中的几个大城市极其附近的平原河谷地区,更多的地方还是属于人烟稀少野兽出没的荒野之地。
大明义勇军在海州牧府外抢滩登陆成功后,已经过了十天了。在这过去的十天之中,大明义勇军对海州牧府城只发动了两次猛烈的进攻,甚至借助海上水师舰队的舰炮,对海州牧府城进行了最为猛烈的炮击。
在炮火声中,海州牧府城城楼都被炮弹给炸飞到了天上,城墙也轰塌了好几处。
五天前发动最后一次进攻时,大明义勇军一团三营还在沈君山这个团副的亲自带队下,冲进了海州牧府城外城城墙之中,只需要再加上一把劲,甚至就能够直接冲进海州牧府城,夺下这座被女真鞑子占据了的黄海道沿海第一大城。
但是在最后关头,大明义勇军统帅杜斌却下令鸣金收兵。听到撤军的号角声,沈君山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不应该是冲锋号吗?不是应该全线压进,一鼓作气拿下海州牧府城么?现在都已经破城了,大帅却怎么会在这种关键的时候,下达撤退的命令?
带着一肚子的疑问,沈君山回头朝身后的友邻部队望了一眼,随即决定不去管那个乱命,继续朝前冲锋,一鼓作气拿下海州牧府城!没有友邻部队的配合,自己若能仅凭一个营的兵力而拿下这黄海沿海第一大城,入朝第一功肯定就跑不了了!
可还没等沈君山他们三营继续攻击推进三十米,沈君山身后一骑传令兵飞奔了过来,一边还在马上大声喊道:“副团长,大帅有令,命你部即刻撤退,否则军法从事!”
沈君山楞了一下,失声反问道:“为什么!”
“大帅之命,属下亦不得而知,副团长若有疑问,还请副团长直接问大帅。”传令兵在马上抱拳拱手说道。
沈君山无奈,只得转身大声喝骂道:“他喵的,撤,都给老子撤!快撤!”
在沈君山的喝令下,已经突破了海州牧府城外围第一道城墙的一团三营官兵,不得不又从原路退了出去。
回到海州牧府城外的营地,沈君山直接就冲进了杜斌的帅帐,气冲冲地朝杜斌行了一个军礼,然后便大声问道:“大帅,卑职所部已经攻进海州牧府城,大帅为何突然下令撤兵?只需要再给卑职半个时辰,不需友邻部队增援,卑职所部也能攻取海州牧府!”
杜斌乐呵呵的站了起来,提起茶壶给沈君山倒了一杯茶水,递给沈君山,然后说道:“沈团副不要心急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既然咱们都到了高丽了,以后还怕少了仗打么?高丽国中,可是有四五万鞑子兵呢,排着队让你杀,也得杀到你脚趴手软不可,你又何必担心没仗可打呢?”
“大帅,以后的仗以后在说,这眼见着就要唾手可得的一座大城,咱们稍微加把劲就能唾手可得,就这么白白放弃了,岂不是可惜?下次想要再攻进去,少不了又得付出多说流血牺牲,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啊大帅!”沈君山有些不服气地大声说道。
“沈团副,你别急嘛,留着海州牧府城不取,咱们是为了取得更大的战果。”杜斌轻笑着说道,旋即转身从帅案上拿起一份文件,转身递给沈君山,微笑着说道:“沈团副,你先看看这个吧,这是参谋部最新制定的作战计划,本帅觉得可行,已经批准执行了。”
沈君山楞了一下,急忙伸手接过杜斌递上来的作战计划,翻开飞快地浏览了起来。作战计划很简单,归纳起来的话,就是“围城打援”四个字而已。计划以海州牧府城为诱饵,引诱高丽旧都开城的守军,甚至有可能是围攻汉阳新都的鞑子,回援海州牧府城。
而之所以留下海州牧府城,不趁机把它给拿下来,是因为一旦海州牧府城被攻破,围攻高丽新都的女真鞑子可能就会因此而不再将海州牧府城中这一千两百多个女真鞑子的性命放在心上,对此不管不问,全力进攻汉阳。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参谋部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才决定暂时不攻占海州牧府城,而是将它作为诱饵,引诱来自开城旧都和汉阳新都的鞑子回援。而海州牧府城派出去的求救信使,也是采取杀九放一的方式,每次都故意放过一个信使,让其前往开城汉阳等地求援报信。
飞快地看了一遍作战计划,沈君山沉默了片刻,又抬头望着杜斌说道:“大帅,这计划能行么?”
“参谋部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而制定的作战计划,应该没什么纰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