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十几盏灯笼渐渐迫近,竟是十几艘船。每艘船上有七八人,都拿着刀剑,气势汹汹地袭来。
“有···有人!”陈直有些慌张地喊道。
公孙勇原来便猜到这伙人是打家劫舍的水贼,只是没想到竟有这么多人。他也觉不妙,当即拔出剑来,想劫持这位蒙面船夫,以求生路。
“船家做得好买卖啊。”公孙勇说着这话,便猛地将剑往蒙面船夫胸前刺去。
蒙面船夫也是反应迅速,他挥起鱼肠剑,轻轻一格,将公孙勇的剑挡到一边。
“也便是混口饭吃求个活命罢了。客官你见谅吧。”他说。
“你可知我这把剑正是鱼肠剑的兄弟之剑,只怕这碗饭你吃不消!”公孙勇道。
“我当然认得,你这把是胜邪!欧冶子五剑中,此剑最有分量,重达十八斤,至刚至直,宁折不弯。只有刚正不阿之人,才能驾驭此剑。如果以此剑杀了无辜之人,用剑者必死此剑下。”蒙面船夫说。
公孙勇没想到此人竟识破自己宝剑的来历,略有讶异。
“那你又识得我这剑法不?”
说着便将剑旋出剑花,疾收狠刺,连连猛攻。因船中狭小,蒙面船夫也不闪避,拿着鱼肠剑左支右挡,一一化解攻势。瞬息之间,两剑便相击十几回合,金属碰撞发出的点点火光。
所谓“一寸长一寸强”,鱼肠剑毕竟只有一尺长,与公孙勇的长剑相争,防守有余,要攻过去却很吃力。蒙面船夫渐渐便落了下风,不多时露出破绽,被公孙勇用剑背拍中手背,一吃痛便松手掉了鱼肠剑。
蒙面船夫也不惊慌,他俯身一个打滚滚进船舱中,再出来时手中也拿了一把长剑。
公孙勇剑指船夫,又将落在船舱中的鱼肠剑踢给了缩在一旁的陈直。
“捡起来收好!”
陈直赶忙去拿回了鱼肠剑。
两人既已交过手,都暗感对手武功高强,这会不敢轻举妄动,对峙起来。
然而船夫们的帮手越来越近,形势渐渐对公孙勇不利起来。公孙勇如不能先拿下此人,到时在这茫茫水面上就绝无生路了。他只得再次先出手,挺剑强攻过去。
两人都据守着船上方寸之地,腾挪不得,只是身形如风中柳条般摆动,配合着剑法猛攻快打。两把剑都舞得迅疾无影,密不透风,相击发出的剑光在这暗夜中恍若流星雨,又如漫天绽放的烟火。
这两人棋逢敌手,较量起来真可谓是精彩绝伦,又因他们都是以命相搏,因此又凶险异常。蒙面船夫的帮手们都围了过来,但是见此情形,谁也不敢过来插手——那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水平,擅自加入只会拖累自己人。
可怜陈直动也不敢动,躲也无处躲,只能死死趴在他们的脚下。他听见耳旁剑风呼啸,心中恐惧,只是稍一抬头,即时被削了一茬头发。幸亏他最近留了长发,不然那被刮去的便是头皮了!
打了不过半刻,两人你来我往已相攻百回。公孙勇心急,使出一绝招。他虚刺一剑,逼得蒙面船夫回剑防守,而后猛地跳起,直往船夫顶上捅去。
这一刺凝聚数十年功力,又有身体跳起的势能加持,可谓是雷霆万钧,猝不及防。
蒙面船夫急急举剑去当,正中剑脊,“铛”的一声,连剑也断成两截。
“师弟!”
蒙面船夫眼看着就要死了,忽然大喊了一声。
公孙勇闻言,急忙偏转方向刺往他处,风雷火石间就落了地。再看胜邪剑已刺在船舱甲板上,剑身尽数没入,只剩剑柄露在甲板外,如钟摆般震动着。
“呼——”蒙面船夫见此,松了一口气。他接下蒙面的面巾,说:“师弟,几年不见,你的剑法越发高明了。”
“长卿师兄?你怎会在这里?你不是在临淮吗?”公孙勇吃惊地看着眼前人,他的言语气质已和当年大不一样了,以致于直到他露出了那熟悉的脸庞,才认得这正是自己要去投奔的兒长卿。
“说来话长,我们还是先登岸再详谈吧。”
“好,我也有话要和你说。”公孙勇说着,一边用力拔出剑来。那一击力度非同小可,已把甲板木材的纹理都给震碎了,他再用力一拔,竟带出了一堆木屑,船底顿时穿了一个大洞。
“好厉害!看来我们得换一艘船了。”兒长卿见此情形,禁不止惊叹,额头上也冒出了一阵冷汗——刚才公孙勇若收不住手,想必他的天灵盖也和这甲板一样,被掀开一个大洞了。
这破船上的人便转移到了附近的船上。这些四面赶来接应的人,都是一样打扮——穿着素黄麻衣,光着脚,带着斗笠,揣着剑。见了公孙勇,有叫“师弟”的,有叫“师兄”的,有叫“师叔”的。公孙勇认得其中一些人,但大部分都是陌生面孔。
他便对兒长卿说:“长卿师兄,这些年你发展了不少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