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桓玄谋计振军心 校尉试探欲败北(3 / 5)

三国之大周天下 唐纛 12270 字 2018-03-09

有兴致吊古,寄托幽情,真胆勇士也。”

“将军,玄所以有暇,却是因为广宗黄巾必败。”

“我等兵方临城下,尚未交一矢,桓君就怎知广宗贼必败?为何这么有把握?”

桓玄遥指营西北,说道:“敢问将军,可知彼处是何地么?”

皇甫嵩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汉兵营外的西北就是广宗城外的西北,乃是一片望之无垠的田野,中有丘陵矮树,外是漳水流淌。皇甫嵩说道:“桓君说的是漳水么?”

“非也。”

“那么说的是大陆泽么?”

由广宗向西北,过漳水,在巨鹿县的北边有一处大泽,名为大陆泽,占地数万顷,汪洋浩荡,乃是天下有名的大泽之一。昔年大禹治水,“北过绛水,至於大陆”,大陆便说的是大陆泽。

桓玄又摇头说道:“非也。”

“那是什么?”

“广宗城西北不远,古时有处沙丘,在前汉时尚存。”

桓玄说到这里,皇甫嵩恍然,接口说道:“原来桓君说的是沙丘离宫。”

“然也。”

广宗县境内地势平衍,土壤概系沙质,到处堆积成丘,故古名沙丘,先后有两个国君在这里建造过离宫,一个是商朝的纣王,一个是战国时的赵王。不过,此地之所以有名,倒不是因为这先后的两座离宫,而是因为自商纣以来有三个帝王、国君直接或间接地死於此地。

最近的一个便是始皇帝,始皇帝在巡天下的路上病故於沙丘平台,即此地。往上追溯,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得以强盛的赵武灵王也是死在此地,因为儿子们争夺王位,他被困在沙丘离宫,最终饿死宫中。再往上,商纣王虽非死在此地,然其之所以国灭身死却是因骄奢纵欲,筑造沙丘离宫也算是他骄奢的一部分。商纣、秦始皇帝、赵武灵王都是一代之雄主,特别始皇帝,乃是华夏之祖龙,却都或直接或间接的死在此地,这沙丘台又怎能不为天下王者忌讳?又怎能不有名於海内?

皇甫嵩若有所悟,说道:“桓君的意思是?”

“此困龙之地也。真龙尚且接连陨落此地,况乎张角?就算他倚仗兵多粮足,能守城一时,早晚必为将军所擒!昔巨鹿一战,项羽名震天下,今广宗战后,将军定亦能威震海内。”

皇甫嵩哈哈一笑,说道:“嵩一介匹夫,只知报国安民,不能与项羽相比。”沉吟片刻,心道,“困龙之地虽为无稽,但兵卒多村野民夫,却是相信这个。”因此下令,“把桓君的话传下去,告之三军,就说城西北就是沙丘平台,真龙至此尚且不得活,况且张角贼子?”

传令兵应诺,即下楼传话。

皇甫嵩观望楼上漏斗,见已是辰时三刻,又见刘校尉已列阵毕,即又命传令鼓手击鼓。

刘校尉闻得鼓声,便就挥动军旗,指挥部众缓缓前进。早前卢植挖掘沟堑、筑造围墙的时候,没有把整个广宗城都围住,毕竟要想克城还是得依靠兵卒进攻,所以空出了一些地方,供兵卒在攻城时所用。刘校尉所部前行数里,即至卢植留下的空口处,在此处又暂停列阵。

广宗城外的黄巾兵早就听到了汉兵营内的鼓声,知道他们要发动进攻了,因也早早地就遣派了数千人出营,在营外相待。

此时见刘校尉部停在了空口处,他们没有站在原地等,而是踏着营中的鼓声持兵列队前行,迎了上来。别的不说,只这份积极迎战的作战态度就值得皇甫嵩等高看广宗黄巾一眼。

出营的黄巾兵卒前行,刘校尉部重列阵完毕。很快,两支人马就相逢於沟堑和围墙的空断处。

汉营中军,望楼之上,皇甫嵩等人观望敌我两部对阵。

宗员说道:“广宗虽坚,不是大城,张角、张梁部众数万,连带妇孺老弱差不多得有十余万,城中住不下,大半都在城外营中。将军,来日与贼决战,只要能把他们在城外的营垒击破,那么取城就易如反掌了。”他先后跟着卢植、董卓与张角、张梁作战,对城内城外的敌情非常熟悉了解。

皇甫嵩以为然,颔首说道:“校尉所言甚是。”

他一边和宗员说话,一边放目远望,紧盯着刘校尉部和出击的黄巾兵卒。

那里虽然离中军比较远,好几里地,但身在望楼之上,居高眺远,又是晴天,兼且敌我的兵卒都不少,各有几千人,远望过去也能看个大概清楚。

天高无云,日光渐烈。敌我两部接阵於战场,先是汉兵营中鼓声大作,继而黄巾营中亦鼓声激昂,受到本部主将的催促,敌我两部的将校遂麾军而进,两下接战。此时,刚过辰时。

周澈因为自身的英武以及皇甫嵩的爱用,望楼上的诸将都敬他三分,故此得以占了一个较好的位置,视野开阔,可以没有阻碍地观望战局。他眯着眼,手搭凉棚,细看战场。

战事一开始就很激烈,出营的黄巾兵首先发动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