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现在朱祐樘都已经6岁了)。大臣们不甘心,一个劲儿的上书,最后朱见深无奈之下,和太后商议怎么办啊。
具体母子二人说的什么无从判断,只是在该月二十六,皇子的生母纪氏忽然生病且已沉重;二十八日,纪氏就顺理成章的薨逝了。
群臣一看,都傻眼了。再笨也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故事,于是纷纷缄口不言,谁也不提立太子了。就这么过去大概俩月,朱见深沉不住气了,这些家伙们,不该叫唤的时候叫嚣的凶;到了关键时候,倒又都哑巴了。于是授意大臣们继续上书要求立太子,大家眨巴眼睛一会便纷纷照办。
就这样在1475年九月好戏上演了半个月左右,终于朱见深“顺应天意臣心民愿”,让礼部商议择日册宝。很快没几天,就议定在1475年的十一月十八日。
朱见深同意后,心里既是长出了一口气,但是又想起来那个纪氏,不由得心内伤感。于是他罕见的没有去找万贵妃,却在夜里皇宫内四处溜达。不想又遇见一个女官邵氏,正在吟诗弹唱。倒是有点佩服朱见深的眼力和能力,就这么巧,1476年七月初二,朱祐杬出生。邵氏之命运也是坎坷的,十五岁成人后,曾先后婚聘七人,但他们竟然都在结婚前不幸过世。父亲邵林也看女儿不顺眼,便将邵氏卖给了个太监,得以进入皇宫做了宫女。
此后朱见深陆续又有几个儿子出生(最后一个儿子朱祐楷竟然出生在成化二十三年正月,该年九九重阳日朱见深驾崩),但是朱祐樘已经被立为太子,地位无可动摇。“承恩八戒转山林”,或许这就是背后的故事。朱祐樘长大成人后逐渐知道了过去的以往,对其日后的所作所为影响深远。明孝宗之所以没有正式扩充后宫,恐怕也有很大的因素是不想自己亲生母亲的故事再度重演罢了。
再来分析一下百花羞公主,毫无疑问,她身上也还有万贵妃的影子或是灵魂。明实录记载,她是青州诸城县人,宣德年间出生,很小就进入皇宫,因为聪明伶俐受到朱祁镇的母亲的喜爱。在她15岁时,成为孙太后的侍女。19岁开始服侍年仅2岁的太子朱见深,十几年过去,俩人就日久生情成了忘年恋。明宪宗登基后,曾和万氏生下一子也是朱见深的长子,万氏因此被封为贵妃。这个孩子却早夭,以后万氏再没有生育(这其中,或许有些隐秘在内,是有人不希望万氏还能再度生子)。成化十二年的时候,也就是朱见深做皇帝的第十三个年头,被封为皇贵妃,仅在皇后之下。
其实万氏远没有明史说的那样坏,甚至还是个可怜人。只是因为朱见深爱屋及乌,将丈人万贵由一介平民封为锦衣卫正千户,后升锦衣卫指挥佥事。然而成化七年,万贵退休。为人还不错,受了赏赐却忧心忡忡,劝诫自己的儿子不要奢侈。只是其长子万通是个败家子,根本不听老父的规劝,先是也做了锦衣卫正千户。成化十二年,朱见深封自己的舅子万通为指挥佥事,万达为副千户。成化十四年,升锦衣卫指挥使万喜为都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万通为指挥使正千户,万达为指挥佥事。
成化十八年,万通总算死了。成化二十三年正月,皇贵妃万氏薨,朱见深十分伤心,同年也驾崩。
西游记书里面,百花羞几次强调“十三年”,应该就是指其在朱见深登基的第十三个年头被封为皇贵妃而已。
万贵妃比朱见深大了17岁,是明宪宗的精神寄托(尤其是1452-1457年)。只是因为其岁数缘故和出身低微,再兼明宪宗对万家照顾有加,自己却没有坚决的反对,所以被大臣和儒家们诟病。还有个要命的就是,万氏听了太监的挑唆,试图说服朱见深废掉朱祐樘的太子之位。
野史和明史对万贵妃也都很不客气,但从西游记里面来看,其还算本分。作者对待万氏也是有褒有贬,最大的意见恐怕就是私通朱见深,并离间明宪宗和朱祐樘的父子关系。
这个百花羞公主回到宝象国,父女姐妹团聚,叙说的十分简单。这里面有问题,那么此时的公主映射对象或许由万贵妃转为了纪氏。明孝宗朱祐樘登基后,才追尊生母纪氏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圣纯皇后,迁葬茂陵,别祀奉慈殿。嘉靖十五年的时候,最终定为谥号曰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圣皇后,降了半个级别。
接着来分析奎木狼的身份,实在是过于复杂多样化,很不好理解的。碗子山波月洞者,广西大藤峡罗渌洞也。在碗子山的黄袍怪就是说的汪直,上面说了,1467年瑶族的汪直进了皇宫,岁数大概10岁左右。不久被分配到万贵妃的身边(从西游记书中屡次提到十三年来看,或许此时是指的1471年)。从此,汪直得到了万氏的喜爱,朱见深也逐渐对其看重,任命为御马监太监。
到了1476年,妖人李子龙潜藏进入皇宫,后被诛杀。朱见深命令汪直去调查此事的来龙去脉,汪直和王越很快就搞清楚了,于是明宪宗对汪直甚为满意,这是个特务苗子啊。
1477年正月,朱见深建立西厂,由汪直负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