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才是《西游记》之本来面目(2 / 2)

共复沦。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和水火没纤尘。”

唐僧师徒也是具备“五行”属性的,金-孙悟空;木-猪悟能;水-玉龙三太子;火-唐僧;土-沙悟净。

错不了了,原来这五个主人公,全是明朝的帝王,并且在循环中体现。但朱元璋到底是什么属性?返回去,仔细看西游记怎么描述的。刚出生,“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第三回,下东海得到了“如意金箍棒”;第七回,再度大闹天宫,三头六臂三条棒,“好便似纺车儿一般,滴流流,在那垓心里飞舞。圆陀陀,光灼灼,亘古常存人怎学?入火不能焚,入水何曾溺?光明一颗摩尼珠,剑戟刀枪伤不着。”这个金子么,“真金不怕火炼”,而且它在水里绝对不会生锈的。现在的猴儿,就是个“金球”儿;被如来镇压后,佛祖的说法是,“但他饥时,与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溶化的铜汁饮。待他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

这就明白了,原来孙悟空开始是“后天之金”,是逐渐给锻炼出来的;在五行山下,还要给其“补充”“金性”,以后还会被放出来。那么就验证了一点,再度出山的孙大圣,就成了下一个“先天之金”-朱祁镇。

书里面,唐僧是金蝉子的第十世转生,属于轮回。看来,不光是他,还有其三个弟子及坐骑在内啊。

这就能说得过去了,就是说《西游释厄传》,它不是神魔小说,而主要说的是明朝帝王本纪。或者说,就是明朝的历史罢。但最容易误导人的就是,唐朝、宋朝、元朝就有各种各样的“西游记”。于是目前的普遍结论,《西游记》本是一本志怪小说,经过了几百年的故事积累,最终由吴承恩集大成,加工而成浪漫神魔讽刺小说。

然而却忽略了世本西游记里面的大量诗词,它们都是有所指,是隐晦评价什么的。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它们是在评价明朝的人和事。这是和其它“西游记”最大的不同,考证西游应该要从诗文、偈语入手,而不是探究“西游记”的起源及师徒五人的“原型”。以前的“西游记”,不过是个“壳儿”罢了。

又一个疑问产生了,吴承恩先生是在1582年就已经过世,而明朝则延续到了至少1644年。唯有可能,老吴仅将1328-1582年之间的元、明朝大事件给记录了下来。

而在第九十九回几乎最后,书中说了“丹成识得本来面,体健如如拜主人”,再联想到上面提及的“五行匹配合天真,认得从前旧主人”。那么“旧主人”必然是朱元璋,现在拜的“主人”也就是新“主人”。看历史,明神宗朱翎钧在1572-1620年在位;且世本西游记序中提及了“属梓成,遵书冠之。时壬辰夏端月四日也”。那么“壬辰”年要么是1532要么是1592年,1532年吴承恩才三十来岁一介书生,还远远没到后来入仕。这就有俩可能性,一个是吴承恩并非该书作者;另一个就是西游记出版于1592年。1532年也就是嘉靖十一年,嘉靖皇帝是朱厚熜,乃“火”字辈,朱元璋却是后天之“金”,就能够排除了,即西游记肯定是在1592年最早问世。这就符合了,朱翎钧这个“金”字辈皇帝在1572年继位,他就是明朝的“新主人”,老吴是在万历十年过世的。

从而推理出来,撰写的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先生是完全能符合的。

然而从书中后来看,尤其是第九十六、九十七回,写作风格大变。那么“华阳洞天主人校”,也就显出了端倪。李春芳老爷子,作为吴承恩先生的挚友,他校对、补充了《西游释厄传》。

通过比对历史,李春芳先生于1584年去世,那么说明他续写至1583年或最晚是1584年四月份。在对第九十七回寇员外的详细内容分析,以及第九十九回那个老鼋的描述,确定是1583年。

最后西游记至此终,也就是1328-1583年的历史记录完结。在书里没有找到陈文烛的一些明显修改痕迹,或许有不小的可能性,给改动了一点点儿,但是仅限于不完善的推测。意义也不大,目前不再详细论证。

再赘述几下,关于西游记,真正有价值的还是最接近原始完整版的华阳洞天主人校之《西游释厄传》,而不是删节版的证道书,也不是添加内容之后的版本。从目前来看,还是世本最具有价值。

不要太小看了明朝,也不要太低估了明朝的学者。吴老爷子还不至于为了一本神魔讽刺小说,耗费了后大半生的心血。

在真正的封建儒家学者心目中,个人最大的成就是写本朝或是前朝的史书。为此,他们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名垂青史固然是最大的动力,然为后人师的功绩也绝不容抹杀。

就像西游记里面有两个老者“正在那里闲讲闲论,说甚么兴衰得失,谁圣谁贤,当时的英雄事业,而今安在,诚可谓大叹息”。

1572年,朱翎钧登基后,有张居正的辅政,国家日益中兴。吴承恩和李春芳两个老友,肯定是经常坐在一起,不断润色西游释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