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暗中谋划(2 / 3)

昔言道 卓古 5211 字 2017-10-21

许久不见了”。

“哼,从陈国逃去越国的吴国人,你可真够不要脸的。”

萧摄摇了摇头,笑道:“在下并不觉得丢脸,不管是陈国人、越国人,还是吴国人,说到底是天子之民。”

“像你这样的无耻之人说出这样的无耻之言,倒也正常。”

“呵呵,黄大人见笑了,我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嘛,就像吴越两国一样,之前你死我活,现在不也是亲善邻邦嘛。我作为越国使臣,此次前来是进献礼物,倒也是好事,黄大人又何苦为难在下呢?依在下之见,你我是各为其主,如今是此一时彼一时,萧某倒是有意结交黄大人。”

“哼,我可没这个意思!”黄蕴生气的甩了一句,随后将自己核验的交接单递给萧摄,“你看一下,跟你国书上的礼单没差吧!没问题就按个手印!”

萧摄接过交接单,笑着说:“黄大人,不如今天晚上我到府上拜访一下,我家大王也托我带了些礼物给大人。”

“我不稀罕,看见你这张刀疤脸我就反感,以后别让我在战场上碰见你,再见到你,你只有死路一条!”

“呵呵,那我可要自求多福了。”

说罢,萧摄在清单上按了个手印。

黄蕴夺过交接单,顶到公皙然面前,不屑的说道:“公皙大人,你看一下,有没有问题。”

公皙然摇了摇头,“无碍了。”

“哼,那就按手印吧!”

“好。”公皙然说罢,蘸了下印台,遂在交接单上按了个手印。

黄蕴将交接单一卷揣进怀中,然后恶狠狠的瞪了眼萧摄,就离开了。

萧摄轻蔑一笑,对公皙然说道:“这个蠢货。”

公皙然拍了拍萧摄的肩膀,“走吧,还有件事情要做呢。”

“好。”

说罢,二人辗转来到太宰府,一番通报之后,二人进入内堂,见到了吴国太宰伯嚭。

公皙然和萧摄向伯嚭行礼道:“见过太宰大人。”

“免礼,免礼。”伯嚭笑眯眯的半起身子,招呼二人入座。

公皙然接着介绍说:“太宰大人,这位就是越国使臣萧大人。”

“哦,可是之前在陈国效力的那位大将军?”

萧摄行礼道:“在下惭愧。”

“哪里的话,呵呵,坐,坐,萧大人一路辛苦啦。”

“多谢太宰大人关心,在下早就想来拜访太宰大人,无奈公务繁琐,耽搁了这么久才来,实在是过意不去。”

“萧大人言重啦,呵呵。哦,对了,越王还有范蠡大人,他们二人近来可好?”

“托吴王和大人的福,大王和范大人身体安康,在下临行之时,大王反复叮嘱,务必向太宰大人带好。大王说,他在吴国那三年,多亏了太宰大人照顾,而且若非太宰大人向吴王建议,越国子民恐怕永远都不能迎回自己的大王,所以,太宰大人可谓是我们越国的大恩人啊。”

伯嚭喜笑颜开,本就细小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几乎埋没在脸上厚厚的肉里,“言重啦,萧大人言重啦,我也是心软,见不得越王那般受苦。”

这时,萧摄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只精美的木盒,交给伯嚭,“太宰大人,我家大王的一点心意,还望大人笑纳。”

“欸,这是干嘛呀。”

“大王知道太宰大人喜欢玉簪,特意从秦国寻着了这支青銮玉簪,此簪由极为罕见的青銮玉雕琢而成,还望大人不要嫌弃。”

伯嚭登时来了兴趣,他原本眯起来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有些兴奋的说道:“青銮玉?就是夜间会发光的那种青玉么?那可是比夜明珠还要珍贵许多!”

“正是!青銮玉本就极为罕见,如此大块的更是人间难觅,大王从诸侯各国召集了数十名玉器匠人,几番遴选,才找出一名巧匠,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将此玉簪雕琢成型。”

“哦!不简单!不简单!”伯嚭打开木盒,只见一支无比精美的玉簪正摇曳着苍蓝的幽光,这玉簪的簪身由纯金打造,簪头便是那块硕大的青銮玉,青銮玉雕琢成一只麒麟的样子,工艺可谓巧夺天工。

“极品!极品!”伯嚭将玉簪取出,爱不释手的仔细端详。

“大人喜欢就好。”

“很喜欢!呵呵,难得越王有心。”

正在伯嚭满心欢喜的把玩青銮玉簪的时候,萧摄却皱起眉头,脸上露出急迫的表情,焦虑的说道:“太宰大人,另有一事,还望大人帮我。”

伯嚭见萧摄神情忧虑,便将青銮玉簪放回盒子里,疑惑的问道:“什么事情?”

“只是……不知道当不当讲……”

“萧大人,咱们都是朋友,有什么事情都可以直说,如果有我能帮得上忙的事情,我自然会倾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