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临安风雨急(十)两合一大章(3 / 3)

再回大宋 江南春色 4715 字 2017-05-18

随便受点伤,也承受不起。鲜血淋漓的场景往往比死亡更让人恐惧。

然而,尽管枪炮的杀伤力百倍于大刀弓箭,但最让人心生畏惧的,永远是拼刺刀的白刃战。

在壕沟中,或者城市的巷道,被飞机大炮轰炸或者挨了枪子,死了也就死了,心中害怕也好,惊恐也好,无畏也罢,种种情绪,皆毫无意义。

无论士兵心中想什么,手上做什么,会不会被飞机炮弹炸死,或者不知从哪里来的流弹给击毙,这在很多时候,完全是听天由命的事情。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在现代杀戮机器面前,个人的勇气与意志虽不能说毫无作用,但多少显得有些幼稚与可笑。

否则,最有勇气,最不怕死的恐怖分子,在面对美军的时候,也不会那么的不堪一击了。

但这个时代的战争,没有飞机大炮,也没有马克沁机关枪和榴弹,仍是纯粹的白刃战,短兵相接,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面的刀枪砍杀,拼的就是哪一方更有勇气,哪一方更悍不畏死。

侍卫马军的士兵原来并无拼命之心,若只是宋廷内乱,他们又何必要为此拼命呢?

但此时听说攻入皇宫的是蒙古人,顿时心态大变。

面对发起政变的“宋军”,他们不想拼命,也不愿拼命,但面对蒙古鞑子,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方面,自宋朝成立以来,便长期受外族欺凌,大宋民间百姓,兵士对北方的异族,个个皆是恨之如骨。

宋廷软弱无能,军力孱弱,但民间的对外仇恨之心,却是与日俱增。

另一方面,若发起政变的是“宋军”,这些侍卫亲军大不了投降,去拥立新君就是了。他们本来就只是一名普通士兵,朝廷上的权争又关他们多大的事?立了新君,或者有了新的权臣执政,他们仍可以领皇粮,逍遥度日。即使不能继续担任侍卫亲军,也总好过就此丧命。

但若是蒙古士兵,那便完全不一样了。

倘若官家被蒙古鞑子抢走了,不说心理上能否接受,也不说大宋是否就此灭亡,至少天明之后,朝廷中无论何人掌权,丢了官家,他们这些侍卫亲军,所有人恐怕都难逃一死。

要么今夜与蒙古人拼死一战,或许还有一条生路。要么就等着下大狱,被自己人一刀砍死,再也别无退路了,想及此处,侍卫亲军顿时人人拼命,个个奋勇向前,一时之间,形势便大为转变。

两章一起发了,晚上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