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临安风雨急(十)两合一大章(2 / 3)

再回大宋 江南春色 4715 字 2017-05-18

姿增添了不一样的风味。蒙古兵虽人数众多,却也无一人能近得了身。

还未来得及细看,下面已有箭矢射上来,周围兵士连忙挡住,将文天祥拉入城垛下躲好。

“这些乱匪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如此骠悍?装备又这般精良,似是大宋军队的装扮,是哪位犯上作乱的将领发动兵变了吗?“

文天祥扭头一看,却是刚才开宫门放自己进宫的侍卫马军首领张景。

此时禁宫皆已落入蒙古军队手中,但守卫禁宫的侍卫马军分散在禁宫的城墙四周,受到的损失反而不大,只是来不及聚拢兵马。

幸亏当初城中乱匪攻的便是和宁门,因此,侍卫马军倒有三分之一聚集在此,五百兵马,算得上是一支强大的兵力了。若不是宋理宗赵昀在乱起之时,胡乱瞎决策,派了近一半的兵马出宫救火平乱,他们的力量还要强得多。

这支御林军,士兵的武艺倒是个个皆不弱,却没有什么行军作战的经验,骤然乱起,组织上顿时一塌糊涂,空有一身武艺,在乱军中却也发挥不出来。

除非是林时中或者牛富那样的高手,否则,在战场之上,一般的好手根本架不住几名兵士的配合攻击,更不要说,他们面对的还是身经百战的蒙古精锐之兵了。

此时蒙古兵的箭矢不断袭来,这边的御林军却全然不知道如何组织还击,全靠个人自由发挥,与从来没有受过训练的农民军也没有什么区别。

御林军守卫宫禁,练的本来就是对付江湖盗寇的本领,虽然挂着一个侍卫马军的头衔,却又哪里懂得如何在战场上作战,若非文天祥的九十名骑兵加入,林时中和牛富带头奋勇杀敌,单靠这些御林军,只怕蒙古兵已经冲上城楼了。

此时情况紧急,蒙古兵已经杀到了眼前,想要教会他们如何作战却是不可能之事,便是将他们临时组织一番,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文天祥皱了皱眉,眼下这支侍卫马军军心涣散,全无半分斗志,再这样下去,恐怕很快就要崩溃了。

必须做出决断了,一念及此,文天祥猛然从城垛下站起身来,高声呼道:“弟兄们,今夜杀入皇宫的,乃是蒙古鞑子。他们一边挑起我大宋内乱,一边乔装从宋兵,从钱塘江登陆,杀入了宫禁之中,欲图重演靖康之变的旧事,劫走官家。今夜,若被他们得逞,则我大宋必亡,我们也都要当亡国奴了。弟兄们,面对蒙古鞑子的屠刀,我们绝不可再后退一步了。”

文天祥此言一出,城墙上的侍卫马军官兵,顿时个个都呆住了。

今夜这场变故,来得如此迅速,全然没有半分考虑的时间,便身不由己的投入了一场看起来似是完全莫名其妙的战乱之中。

外头有乱匪骚乱,禁宫突然被一支“宋军”攻入,究竟是怎么回事?所有人都懵懂了。

朝中政变,赵家内斗,这样的念头很快就浮上每一个人心头,虽然没有四散逃命,但大多也没有拼死抵抗之心。

上面的大人物争权夺位,关我们这些大头兵什么事?管他是谁得了天下,我们还不是照样当兵吃皇粮吗?

这样的念头虽然没有明说出来,但此时侍卫亲军的将士,十之八九都有这样的想法。

若不是下头进攻的“宋军”一言不发,让他们一头雾水,不知道是谁发起的变乱。再加上侍卫亲军的兵士,多少还有几分忠君的念头,恐怕已经将赵昀交给下面的“宋军”,再去拥立新君了。

此时听到文天祥说下面进攻的军队是蒙古人,顿时面面相觑,惊得目瞪口呆。

“文大人,你说的是真的吗?他们真是蒙古鞑子?”夜火照耀下,张景满脸皆是不可置信之色。

文天祥点了点头,道:“如今这般情况,我还能骗你们不成。他们都是蒙古鞑子假扮的宋军,我们可一定要保护好官家,绝不能让靖康之耻再次重演。蒙古兵孤军深入,只要我们再坚持片刻,待我大宋的大军一到,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说话间,有几名新军士兵听到文天祥的话,冒死上前,拖出了一具蒙古人的尸体,剥开他外面的服装,里面果然露出了兽皮服饰,宋人士兵是不可能有这种东西的,便立即高声喊道:“他们果然都是蒙古鞑子,你们看,这是他们穿的兽皮服饰。”

说着,用长枪将其挑了过来。

张景拿入手中一看,心中悬疑顿去,也不再有半分犹豫之心,站起来高声喝道:“弟兄们,他们真的是蒙古鞑子,我们跟他们拼了。”

刹那间,原来犹豫不前的侍卫亲军顿时士气大振。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与热兵器时代在壕沟和城市巷道中拼狙击不一样,壕沟或者城市中的枪战,靠的是智慧与冷静,没有足够的冷静,不能很好的潜伏自身,往往还不知道敌人在哪里,便被一枪毙了。

真实的战争毕竟不同如玩穿越火线的游戏,生命对所有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不像游戏一样可以重来,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