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他们的合谋,本将都要出兵相处才行。”
如今桓冲可谓是走投无路,要么回去复命受死,要么委屈求全,杨赐看似请求自己,不如说是一次试探,他已经不是昔日的将军,唯识时务者为俊杰。
想想当初自己何等风光,不敢说万人之人,但已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麾下十万大军,无敢不从,就连深受司马睿喜爱的宦官杨赐,或多或少要给自己几分面子。
谁无虎落平阳日,待我东山再起时,对于眼前的困窘,桓冲看的十分透彻,粮草被断,他不得不暂且忍受一下来至杨氏的威胁。
“但是。”桓冲一双鹰眸之中,闪过深深的诡笑,冷冷道:“要想我军出兵,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能行呢,立马传本将命令,告知杨老,我军粮草不足三日之需,已迫在眉睫,急需解决,不然本将可真没能力出兵相助。”
“那按照将军的意思是要出兵相助咯?”桓杰暗暗兴奋,脸上却不动生色,道:“我军刚败,军心正是秃废之时,将军身为一军之主,实在不可轻易离去,以免加重军心溃散啊。”
“所以此行本将决定派尔等前往。”说完,桓冲把目光一扫,望着众将片刻,还是停在了桓杰的身上:“正好你是我桓氏中人,资历又是众将之中最老,对于战场的敏锐不是他们能比的,本将决定就派你前去,你以为如何?”
“这…”桓杰故作脸上一苦,不情愿,道:“末将实力卑微,恐怕难以胜任此事,将军还是另外择人选,免得末将耽误了大事。”
桓杰一招以退为进,彻底打消了桓冲下意识的疑心,在权势尽失时,还是更愿信任桓氏中人。
故作不悦,道:“军令如山倒,此事就由你桓冲全全负责,不过走个过场而已,无需担心,为表本将诚意,你便带着三千骑兵与你同去。”
“末将遵旨。”
桓杰脸上的无奈之色,将一缕诡计得逞的笑意,掩饰的淋漓尽致,根本没被桓冲所查去。
两军大营,都离落凤关不是太远,十多里的距离,大军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就可行至。
一面杨字大旗,直竖在落凤关外,飞扬而立,三千装甲持刀的杨氏大军,警惕而立,全神贯注的注视着落凤关头,一丝都不敢大意。
关内,一队百人骑兵正在甘宁的带领下,等待着司马羽出关的命令。
百人骑兵,将马匹拉着的囚车,牢牢护送在内,身穿破洞囚衣的杨帆,痴楞的蹲靠在内,一席蓬松青丝,散发着让人难以忍受的异味。
从眼珠大小的衣洞中,清晰可见,原本洁白如玉的肌肤,已经看不出光泽,宛如流浪街头的气概一般。
望着关下,如期而至的赵毅,司马羽不禁其对视一眼,随后各自会心一笑。
见时辰也差不多了,司马羽才扭头对着身旁的士卒,道:“传令甘兴霸,让他将人交出去。”
“诺。”士卒严肃而应,转身快跑而去。
咔咔咔。
伴随着,落凤吊桥缓缓落地,搭在护关河上,封闭数月之久的落凤关门,迎来了打开时刻。
甘宁一马当先,手持双铁戟,纵马在前,胯下阴阳驹,更是形成了一道风景,一百骑兵,亦是严阵以待,缓缓向着杨氏军队开去。
“少主。”
一见杨帆,赵毅就爆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叫,随即双眼涌泪,五体跪地,哭叫道:“老奴无能,老奴该死,让少主受此天之大难,实乃有愧杨氏知遇之恩啊。”
“哼。这老鬼倒是哭的伤心。”司马羽站在关头,望着一切讥讽,道:“不过却是猫哭耗子假慈悲,要不是识得庐山真面目,寡人或许就信了。”
“哭哭啼啼,你家少主还没死,你沮丧呢,要哭滚回去哭,实在不愿,本将也可以为你设一灵堂,满足你的狗愿。”甘宁顿时不屑,出言嘲讽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