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那个混蛋想出的馊主意?”
三大干将跪在地上,私底下交换眼神,无辜的眼神。他们身为太子三卫将军,兼职太子谋士,再傻也不会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甚至五万两“收买费”,他们一分未动,都是被其他的手下人贪污。
“说话啊,都哑巴了,干没干自己说。”
姬战不耐烦地说道,花费五万两黄金买来这一堆麻烦,他向谁诉苦,只能深夜里暗自落泪。
三卫首领姬夜方才与其余两人交换眼神,确认都不是后,小心翼翼道:“禀报主子,奴才们确实不知,更不会参与,这些都是底下人自己想出来的,都是那帮愚民。
拿了您的金子不好意思只做那点,于是擅自加了一条横幅,想报答您的恩情。”
“报恩?”
“彼其娘之,这简直是报复,这下本太子的名誉全毁了,都是你们这帮废物,为什么不看着些。
一天,一天出趟门都走不出一百里,但支持孤的官员出走近一半,留下的几个铁杆也像看白痴一样,你们说,孤该怎么办?”
“呃,这个……”
姬夜低头不语,此时冷处理最好,再挑起争端,麻烦的还是自己。但另一位就不一样了,他面色狰狞,一直以来是冲锋陷阵的好手,然而智力上不佳,从未被采纳意见。
此时见主子伤心,觉得立功的机会来了,站出来说道:“主子息怒,常言道福祸相依,眼下这桩祸事未必不是件好事。”
“嗯!”
姬战就要发怒,但接下来的话让他大吃一惊,不禁感叹孔老夫子的智慧,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打着条幅反对赵正为摄政王,却亮明自己身份。这种蠢事,料谁也做不出,然而姬战偏偏做了,虽然他毫不知情。
所以这件事可以栽赃,当成某些人为打击政敌不惜动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去侮辱一个贵族的尊严。
于是市井传出另一个重磅消息:王子期为陷害太子战,不惜花费五万两黄金收买阵亡将士遗孤,到宫门前聚众闹事。
祸水东引,姬战成功地做到了,只是他忽略了一件事,使得姬期陷入麻烦的同时,他陷得更深了。
成周的官吏太腐败了,甚至于石头缝里榨出油,五万两黄金其实只发了不到两万两。
示威百姓们愤怒了,他们的亲人为朝廷流了血,他们每年交赋税也为朝廷立了功。而朝堂贵人太不把他们当回事,常道“人无信而不立”,堂堂太子也会失信于人。
由于发放“收买费”的是太子府的小吏,打着太子旗号,所以大部分人不相信是王子期所为,毕竟五万两黄金不是谁都能随便拿出。
但也有一小部分人相信了,这些大多是孤苦无依的遗孤,生活将他们的脊梁压弯,为了多讨些钱财,他们围堵了姬期府邸。
“欺君罔上,残害功臣”
这次他们打出姬延的名义,将“收买费”说成姬延给予他们的抚慰金。天子勤政爱民,此事绝不会有假。
第一天,姬期闭门不出,选择冷处理,然而第二天就有大半人转道来静坐示威。
这里面当然有姬战的推波助澜,眼见姬期露出颓势,称他病要他命,何乐而不为。
时间一天天过去,参与静坐的百姓越来越多,甚至坐满一条街,吸引了众多商贩前来。
“豆浆,新鲜的豆浆”
“豆腐脑,吃豆腐脑送油条啦”
……
姬期的府门前成了早市,如此吸引百姓自发成市的,此前只有一个舜帝。
当真有上古“仁王”风范,只是到姬期这里“仁王”变成“忍王”,被百姓围堵他干脆不出门,被商贩吵扰,挖个地下室躲进去。
但被天子斥责,他就忍不住了,不是什么人都能欺负他,姬期要奋起反击。
第十天一大早,示威的百姓刚来,惊讶地发现姬期府门洞开,门口跪坐着一批人,难道是抢先一步的竞争者。
错了,是姬期府上所有的丫鬟奴仆、门客侍卫,姬期和几个谋士在最后,揖手以待。
“众位百姓,你们都是大周的功臣,姬期对你们不敢隐瞒,那笔钱确实不是姬期所发,诬陷之说更是荒谬。
这十日大家将我府上围得水泄不通,大可入门查看,看本府有无价值五万两黄金的家产,不必担心我动手脚。”
绝地反击,在对手志得意满时狠狠打脸,打得他无翻身之力。
姬期拼了,抛弃贵族的尊严,任由一帮子平民入府搜查。他早就知道是姬战所为,问题出现在手下那些官吏,准确是刚投到他门下的官吏,好几个参与了“收买费”发放。
悔之晚矣,忍得一时,与姬战彻底撕破脸皮。
刮地三尺,百姓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