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评委们对沈哲比较关注,只是等了一上午也没等到,当时沈哲在上课。
看了十几篇稿件,似乎没有发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上一轮写完母爱,这次不出意料的统一指向爱情这个主题。至于父爱,实在过于深沉无声,表达困难,表达的好更困难。
眼看着到了中午,老先生说了句:“大家都去吃饭吧,截至时间到下午六点,不要急。”
吃完饭回来不久,《麦琪的礼物》就被胡老师发现。
得到提醒的所有评委纷纷刷新了一下页面,很快就看到这部短文小说。
不足四千字的文章,评委们只需要短短十来分钟时间,就能大致阅读一遍。读完之后,所有人脸色都出现细微的变化,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凝重之色。
特别是经验丰富的老师,拿起手边的纸笔,开始做文本语言、结构分析。
又是十分钟后,大家抬头互相打量,默不作声。
“怎么都不说话了?”老先生笑道。
胡老师最先起身,快言快语道:“我先说两句,虽然是以爱情为主题,这一篇和其他人完全不同。作者显然是热爱生活且懂得生活的人,有说教的意味,但又不流于表面,佳作无疑!”
她是从小说情感上去说,很快又有一名老师评委起身。
“开头描写女主人公把一块八角七分数了三遍,随即埋头大哭,单刀直入设置悬念;接下来用女主人公‘脸上失色’等一系列反常表情动作,表达忍痛卖发的心情,为情节推向高潮做好铺垫;最后的男主人公收到礼物,并没有说太多话,只露出心理活动的端倪,悬念效果极好……作者具体如何安排,还需要详细研究,但我可以说,这是我见过结构最完美的一部短篇!”
这是课堂上分析课文的常用手法。
“似乎还有其它意思,”文联一位评委起身,脸色严肃:“比如批判唯金钱论、颠覆利他主义……”
胡老师激烈反驳:“只要是歌颂情感的文章,都是唯金钱论的批判者!”
坐在上首,一直默不作声的韩启功忽然道:“利他主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高道德要求,不需要讨论!”
那位文联评委默然坐下。
现代社会中,利他主义其实早已被摒弃,但是传统认识里依然保留着这种道德追求。
一位四十来岁的男评委依然起身说:“我倒从中看到某些博弈论的影子,假如两位主人公能更多的彼此了解对方,或许会避免礼物无用的悲剧,若是都克制一下,又是另一种错误……”
胡老师激动道:“我觉得不应该做过度解读,这就是一篇宣扬正能量的好作品!”
男评委耸耸肩:“我并不反对你的说法。”
“好了,你们的争论恰好再次证明这篇作品的价值。”韩启功摆手阻止评委继续争吵,“而且,你们都没发现写作手法才是这篇文章最有价值的地方吗?我敢肯定,明天发布出去,会引起文坛热议。”
所谓文坛,文人聚会之所。
……
每个富二代都不能小视,即使他看上去大咧咧的。
古今酒楼,三位年轻人讨论怎么赚钱的问题,姜小楼耳濡目染,也说的头头是道。
沈哲如果不想被抛在一边,只好拿彼世界那些富豪的观点滥竽充数。
“越花越有,越省越穷。”
“阿哲,你这看法奇特,是怎么个说法?”楚飞燕颇感兴趣问。
沈哲想起的,却是马帅哥在公司内部加薪邮件中的一句话:“去花钱!!去消费!!!”连用五个惊叹号,曝光后让业界很吃惊,这是拥有巨额资产的人对月薪几千元员工的倡议。挎上喜欢的包包、穿上喜欢的鞋子和衣服,那种感觉和施加英雄光环差不多,会带来能力成倍增加的效果。
说简单点,就是钱花光了,才会产生赚钱的欲望,调整自己的事业,主动成长。
而节俭是传统经济意识,早已被多元化的财富来源所覆盖。
且不论说的对不对,创业之初,马帅哥这话肯定说不出来,说出来也被鄙视,成功后说才有效果。
不过,用来忽悠富家子弟足够了。
“我们国家的人都喜欢节俭,省下钱让你们花,自己没钱花,你们还能越花越多,不佩服都不行。”
楚飞燕笑道:“有些道理,银行就起这作用。”接着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低头沉思。
姜小楼忽然漫不经心道:“沈哥,我姐看上你的作品,让我问问能不能改编。”
沈哲心头一动,知道正题来了。
和这帮人说话真够累的,直接问不就完了,非要先扯半天。
“电影?”
“嗯,我们也只擅长电影,可以吗?”
“可以啊。”沈哲马上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