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和SU-100可是说完全就是为对付对手的坦克、突击炮而准备,而SU-76虽然具有不错的反坦克能力,但其主要任务是对步兵实行近距离火力支援,反坦克作战排在了第二位。
、、、、、、
林俊就要返回城区,临别之时紧紧握了握扬克罗夫的手:“有事就给我打电话,你知道往哪打。”
“安德烈,打不通怎么办?”扬克罗夫终于用上了几年前的称呼。
“呵呵,那就找古谢夫,电话基本会从他那过。”
回到明斯克的办公室时,已经有份来自莫斯科的文件在等着他:如果不是三个新的方面军司令员还没上任、部队整编连开始都还算不上,林俊这会就该返回莫斯科了。
根据将有可能出现的夏季坦克大战和乌克兰方向进攻作战的需要,最高统帅部决定要组建5个坦克集团军,这可是红军历史上最大建制的装甲突击集群!
40年那会都认为机械化军都有可能指挥不灵,而现在经过实战考验,更大规模的坦克装甲集群都要投入作战!
这并不是对完全新的部队进行组建,而是在原有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基础上组建5个坦克集团军。其中第一和第四坦克集团军将部署在乌克兰,另三个坦克集团军将在莫斯科附近组建,归属最高统帅部,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部署到白俄罗斯,或将其中一个调往乌克兰。
坦克第1集团军将在目前西南方面军所属第38集团军的基础上组建(注意,红军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被改编为其它番号部队后,原有番号基本不会废除不用,而是再聚集一批部队重新组建。这38集团军就将被重新组建,只不过所辖部队不同了。而这样的情况在卫国战争中很常见,比如红军卫国战争时期的10个坦克集团军和5个突击集团军基本就是这么来的。),将编有坦克第13、第28军,步兵第131和第399师,坦克第158旅以及若**兵、工程兵和其他部队。
其集团军司令员的人选让林俊眼前一亮:基里尔-谢苗诺维奇-莫斯卡连科炮兵少将。
那是名优秀的指挥员,非常有特点——脾气火爆崇尚进攻、性格刚烈浑身是胆!让他指挥一个纯粹就是为进攻的设立的坦克集团军,在林俊看来正好是“门当户对”!
一看他几天前的职务,林俊都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骑兵第六军军长。林俊知道历史上莫斯卡连科在1955年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但着直接从骑兵军军长担任坦克集团军司令员,这差别也实在有点大。
林俊不知道,莫斯卡连科“照理”要先担任第38集团军司令员,然后才是坦克第一集团军司令员。但这会在第38集团军司令员位置上的并不是他,倒是有不少高级指挥员对他的进攻思维和作风非常看重,自然有人做举荐。
要询问骑兵高级指挥员的调动的情况,找布琼尼没错。
接通电话,“谢苗-米哈伊洛维奇,你那有没有收到统帅部组建坦克集团军的文件?”
林俊文的直截了当,布琼尼喜欢那样。
“是的,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就在一小时前。”
“第一坦克集团军司令员的人选基里尔-谢苗诺维奇-莫斯卡连科这人你怎么看?原来是第6骑兵军军长。”
“果敢、崇尚进攻,虽然不是骑兵出生,但有骑兵一往无前的胆魄,而且富有指挥才能。”
“谢谢,谢苗-米哈伊洛维奇,我会给统帅部打电话,就确定其担任坦克第一集团军司令。”
林俊这不是到布琼尼这瞎问,口气是恰到好处:布琼尼能听出林俊的询问口气——人是不是你推荐的?
没有什么不满,就是了解此人如何。
要组建坦克集团军的消息林俊早就知道,但并没有去做什么推荐,显然骑兵部队那边向统帅部反映过莫斯卡连科这个悍将,这会就派上用场了。应该只是向上面反映这个指挥员的能力出众,而不是直接举荐他担任什么。
发给林俊,这人选如果他同意,那统帅部就会立刻任命,而不需要经过什么考虑斟酌——斯大林和林俊都认为这人不错的话,还用考虑什么呢?
基里尔-谢苗诺维奇-莫斯卡连科, 1920年参加红军,1926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毕业于乌克兰红色指挥员联合学校(1922),工农红军炮兵指挥人员训练班(1928)和捷尔任斯基军事学院高级指挥人员进修系(1939)。
莫斯卡连科参加过国内战争,当时为列兵,曾在乌克兰和克里木对白卫军和马赫诺匪帮作战,在顿河和北高加索同***匪徒作斗争。1922年起在北高加索军区和白俄罗斯军区工作,历任炮兵排长、连长、营长和炮兵团参谋长。1934年任炮兵团长,1935午6月任远东机械化第23旅炮兵主任。1936年9月任基辅军区机械化第133旅炮兵主任。
39年捷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