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庞大计划(8000字章节,战略透露)(3 / 5)

苏联英雄 血蝠 8903 字 2016-10-10

国的国防生产尤其重要,希特勒甚至为此推迟了对西欧的入侵,首先占领了丹麦和挪威以确保铁矿砂的运输安全。比如瑞典轴承公司(S&K Bearings)是与纳粹勾结最密切的瑞典公司之一,向德国出口了大量滚珠轴承。由于美国同样依靠S&K公司的轴承,这就又给美国出了个难题:如果对S&K公司及瑞典施加制裁,极可能引起S&K的报复,限制对美国轴承的出口,并中断军需品生产。美国最后只得选择是让S&K公司继续正常运营,这样无论谁赢得这场战争,通过向双方提供轴承,瑞典人都是最后的赢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提供的钨矿砂(这点,他们也是两头做生意,甚至还制约了英美的军工制造业,因为它们也没有足够的钨,德国的机械工业使用高强度碳化钨车刀和钻头,而美国只能使用次等的钼合金!葡萄牙人还通过类似的贸易一举扭转贸易逆差!)、 土耳其的铬矿石(也是两头做生意,美国人甚至还得贿赂土耳其。)。

最后一个说说瑞士,为什么能“中立”,而不被希特勒吞并呢?它的“你敢来我就每个士兵开三枪,一切OK”的豪言壮语那是可笑的表象,作为一个洗钱机器在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获得的平衡得以生存下去是皮层!

深层次的原因有很多,而违反“中立”的地方更多:

1、在经济上向法西斯国家输血,还向德国卖电,让德国工厂保持生产,直至1945年3月德国败局已定时才停止。瑞士各大表厂还同向德国供应精密零件,苏黎世的军工厂还向德国提供高射炮。

2、二战时瑞士一直让贯穿阿尔卑斯山脉的具有战略意义的15公里长的圣哥大隧道(这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向德国和意大利开放。满载战略物资的火车也不断穿过瑞士往来于两国之中。

4、瑞士银行侵吞犹太人财产(这点就不用多说了,犹太人的“死户头”现在还是瑞士人口袋里的巨款。),充当纳粹黄金保险箱。

瑞士还是纳粹德国进行黄金交易,以换取硬通货瑞士法郎的主要地点,瑞士银行则根本不问黄金的来路,一味从中赚取巨额差价。

当时纳粹德国的帝国银行90%的黄金交易就是通过瑞士银行进行,在瑞士银行的“帮助”下,希特勒得到了宝贵的外汇,从而在世界市场上购买维持战争的重要物资。

对于此,纳粹德国帝国银行副行长曾经非常干脆地说:“瑞士允许自由的外汇交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我们至今仍让它保持独立的一个基本原则。”

这一切还只是那些“中立国”违反“中立”的一部分行为,而苏联就根本没从那些国家身上获得什么战略利益,除了提供了些情报人员能够活动的空间——林俊可以将其归纳为战时同苏联的敌对国家、纳粹的帮凶!

1907年海牙第五公约规定了陆战中的中立规则:中立国的领土、水域和空域不能做为战区,交战国的军队不能通过这些地区。中立国无权向交战各方提供武器、弹药和其他军事物资……对于林俊的计划来说,这就足够了!

既然成为了纳粹不折不扣的帮凶,不管是什么原因,就要有将来承受苏维埃怒火的意识!

世界社会历来是以拳头说话,战争只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文雅一点的表述就是“理由”:那些国家都成了纳粹的后勤基地、运输通道,理由足够了!

不过林俊也没头脑发热的要在所有欧洲国家实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那不大可能,而是“因地制宜”、根据各国特色来具体实施,“拉拢”、“改造”等等方法区别对待。当然,对于那些芝麻绿豆大小的国家,比如什么列支敦士登和摩纳哥,就没存在的意义了,那些所谓的国家根本就是人类社会的毒瘤!

什么是林俊实行这一计划的后盾呢?上千万官兵的强大红军和他身后强大的苏联!当一个人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支持时,就有可能实现那样的庞大计划而无所顾忌!

接下来是对于亚非拉的政策,林俊是要在将来广泛的支持其民族解放运动,将其牢牢地团结在一起,对抗帝国主义国家集团;而对魂牵梦绕的中国,林俊更会将其支持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当一个强大的中国和苏联在地球上背靠背团结在一起,这个世界上就再没有一股势力能够实质性的威胁到共产主义事业了!

现在西班牙师的覆灭,对于那些法西斯仆从国都会是一个警告,林俊希望因此而能减轻红军的正面压力,不过这会不会变成现实还需要走着瞧。

目前单靠苏联彻底打败第三帝国还极端艰苦,而更难的是林俊的全盘计划的实现。历史的原因和世界局势的微妙变化甚至是逼迫,让苏联在前期做的一些事并不得人心,更不用说帝国主义国家和二战将来可能出现的进程对其计划的干扰、甚至是决定性的干扰!

为此,林俊甚至和斯大林等统帅部成员在前段时间做出过一个有违作战规则、危险的决定——在日本对美国实施武力之前,“红色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