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3.55 薛宝钗:可有什么吩咐小妹?(1 / 3)

第三卷

3.55薛宝钗:可有什么吩咐小妹?

“你”孙姑姑的声音带着颤抖,“我怎么知道?”

“真不知道吗?”林锐慢慢加力,将她向身边拉动。

孙姑姑知道该拒绝,偏偏给不出让自己拒绝的理由,眼睁睁看着两人越来越近,最终紧紧贴在一起,虽然纤手已被松开,摆在她眼前的却已经是张开的双臂。

下意识的,她突然双手顶住眼前的怀抱,用力摇摇蝽首。

“没事。”林锐笑了笑,意识到自己太急躁,很干脆的放下双臂继续说道,“正好我也有事想要禀报皇后娘娘,近几天我刚刚得到消息,河间府的战事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不用怀疑,这些当然是刚从秦可卿信中得到的情报。

“哦?”孙姑姑勉强恢复表情,心神上明显还没回来。

“乱军名义上是白莲教的势力,其实内部很杂。”林锐故意隐去了江南世家的插手,因为以他现在的身份,还不够资格在这样涉及到最高权力争夺的事情上多话。

他说这些只是为了向皇家表示忠心,并不是真的要如何。

就像是“工作积极性”一样,总得让人看到表现。

但如果这种“表现”需要把自己搭上,那就是纯粹做梦了。

“怎么说?”一听这话,孙姑姑总算有了反应。

“一开始的乱军确实是受到白莲教的挑唆,但在他们的主力被消灭之后,如今早已成了大筐,是人是鬼都在往里装。”林锐认真的解释起来,“就好像汉末的黄巾一般。”

“你是说,有人想要趁机生乱?”孙皇后脸色微变,“不错,如今的天下并不太平,有不少乱党心怀不轨,河间府到京城如此之近,若是能趁机掌控,不失为上上之选。

只是,你是否说的有些过分了?汉末黄巾可是足足肆虐天下数十载,我知道他们后面早已和最初的张角无关,但现在的河间府乱民不是已经被打散了?”

“我的消息就是如此。”林锐态度严肃,“因为义忠郡王!”

“当真?”孙姑姑的脸色彻底变了。

几千甚至几万乱民,相比于这位都不算什么威胁,因为谁都知道,乱民可以打平,义忠郡王却只有皇家自己解决,朝廷中的文武百官就算看见,也只会装作不知道。

皇家的血不能随便沾,这是有脑子能当官之人的基本常识。

反面例子参考一戟刺死魏帝曹髦的成济。

“我得到的消息是,原本在乱民主力刚刚起事的时候,义忠郡王就已经趁机插手,掌握不少兵马,幸好陈总兵带领精锐很快扫平,才让他无法得逞。

但现在情况有变,乱民的主力没了,四散的残兵反而更加麻烦起来,因为他们并不是聚在一处等着大军剿灭,而是到处躲藏难以根除。”林锐对此也很头疼。

没错,这就是秦可卿给出的最主要情报。

义忠郡王到底还是不死心,一看有机会又回到河间府,趁机拉拢控制残余的乱民,意图掌握真正的兵马,哪怕这次的事情没办法做成,也能趁机潜伏下来,以备来日之用。

养几个死士最多玩玩刺杀,真想办大事必须得是军队。

“这一”孙姑姑同样面露难色。

看的出来,她对政务和军务都有不浅的涉猎,并非一般人。

“我的意思,你不妨禀报皇后娘娘,请她定夺,或者转给陛下决定。”这才是林锐最根本的目的,“如此大事远非我等身份之人能够决定,必须要有皇家的吩咐。”

“不错!”孙姑姑缓缓点头,俏脸露出满意之色,“你放心。”

“行吧,先就这样。”眼看已经把消息送到,林锐的语气彻底放松下来,边说边站起来,“现在天色已晚,我自己好说,你这一进一出的都不方便,还是别耽误了。”

相比于江南世家那边的“不能说”,他对出卖义忠郡王毫无压力,因为这位的威胁只是对皇家来说,对文武百官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正只要是陈家人登基,下面都得磕头。

说的极端些,其实不论谁登基,只要给官做,下面都无所谓。

比如满清入关。

他也不担心皇家会因为这次禀报,就把工作放到他头上,因为他根本不够资格,自当初“兵谏”之事后,朝廷就和皇家在这方面取得默契,追查“义忠亲王余党”的只有锦衣军。

文武百官不愿意插手,靖安帝在这方面也信不过他人。

“你要小心!”孙姑姑轻轻舒口气,起身准备送他。

却不想林锐并未离开,反而笑着低头与她对视。

孙姑姑浑身一僵,红晕慢慢爬上俏脸,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眼见如此,林锐干脆蹲下,右手向她后背一伸,小臂垫在她的腿弯稍一用力,起身便将她整个人抱了起来,在她惊慌的表情中继续与之对视。

半晌,孙姑姑面颊红透,美目缓缓闭上。

林锐毫不迟疑的伸头吻上,但仅仅一沾便及时分开。

“夜了,快回去吧!”将她轻轻放下,他笑着摸摸头。

“嗯!”孙姑姑依然没有睁开眼睛,只顾点头答应。

“还有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