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3.54 秦可卿:怕是皇后娘娘吧?(1 / 3)

第三卷

3.54秦可卿:怕是皇后娘娘吧?

“随你!”孙姑姑脸上虽然残留着泪痕,却丝毫没有了刚才的娇气,不论语气还是仪态,都恢复到正常水准,“李守中这次不仅仅是起复这么简单。

“通议大夫’加衔属于常说的“谏议大夫’范畴,等于直接给了“专折奏事’的权力,足见陛下的看重,而且是直接给的正三品衔,并非通常情况下的从三品“亚中大夫’。”

“哦?”林锐表情一动,“看来,陛下对吴家已经受够了。”

“你那边是对兵部上报的批复。”孙姑姑并未过多解释,反而说起别的,“以“武库清吏司郎中’身份加宣威将军衔,直接给的正四品,当真称得上大用厚赏。

这里面并未提及河间府的战事,主要是那边尚未结束,陈镇帅依然没有班师回朝,不方便直接以此为由赏赐,但一次给出这么高的赏格,原因肯定不只是里面写着的那些理由。”

“研发火器有功。”林锐嗤笑一声,根本不当回事。

封建时代的工匠地位. ..,应该算是有吧?

士农工商嘛,排第三呢!!

反正在绝大多数的“读书人”口中,一句“奇技淫巧”基本上都能打发掉,朝廷好歹废除了前明的“匠户”制度,不让他们世世代代以此为业,已经算得上皇恩浩荡。

还不赶紧谢恩,要啥自行车啊?

所以,他能直接获得正四品加衔,根本原因还是他在河间府一把火烧了几万乱军,只是不方便“半场开香槟”,更不会体现在公文里,这才换个理由给赏赐。

这事儿真得感谢牛继宗的保举,要不然铁定没戏。

不论抬枪还是飞雷炮,外面不懂,他们这些军人还不懂吗?

“至于你提过的“挂职’一事,兵部就能决定,反正不是实际提拔,牛阁老决定便好。”孙姑姑丝毫没在意他的态度,“话虽如此,其实我们都明白,你既然能拿到,今后定不会随便丢了。”

“我不会的。”林锐表情严肃。

兵权到手、哪怕是少了点儿,那也比没有强得多。

既然抓在手里,肯定要牢牢抓住,绝无再丢掉的道理。

“娘娘听到这些的时候很高兴。”孙姑姑斜他一眼。

“微臣惭愧!”林锐似模似样的朝着皇宫方向拱拱手。

见他连起身都没有,孙姑姑隐隐泛出怒色,但又压下了。

“为臣子者,当对君父抱有尊重之心。”她的语气很严肃。

“我只是嘴里说的随意,该做的绝对不耽误,更不会说一套做一套。”林锐也严肃起来,“陛下也好、娘娘也罢,毕竟都是在深宫之中,我没福气常见,他们又能看到多少东西?

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蒙蔽’一类问题,他们在宫中看到的事情,往往都是有些人想让他们看到,那些个嘴里满是忠心的玩意儿一旦在外呢?是人是鬼谁又能看见?”

孙姑姑愣住了。

“他们...都是朝廷栋梁、大周柱石。”良久,她才很不自信的辩解起来,“天下大事都少不了他们的帮衬,陛下再是圣明之君,正如你刚才所说,总不能全都自己跑到宫外处置。”

“是吗?”林锐似笑非笑的与她对视。

纵观整个封建时代,虽说在名义上,权力最高的始终都是皇帝陛下,实际上却很难判定,历朝历代除了开国皇帝、以及紧随的三两个人外,再往后都难说。

更严重的,说不定第二代甚至开国皇帝都谈不上最高。

自秦汉以后,两晋时期所有皇帝的实权都一般,南北朝更是提都别提,隋炀帝与世家斗争失败,唐高祖李.....接下来是乱七八糟的“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耳”时代。

两宋得国不正,只能“与士大夫共治”,元明清好的有限。

这还没算贯穿所有大一统王朝的“二、三代出问题”惯例。

现代历史上,号称“封建专制顶峰”的满清,其实也就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期的时间内,勉强能说“乾纲独断”,之前和之后都不是,最夸张是末期的“东南互保”。

现在的大周嘛,不论是天下局势还是靖安帝的能力,呵呵!

别的不用多说,巡盐御史可是绝对的皇帝亲信,在江南被刺杀又如何?消息愣是传都不传,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要不然林锐自己还能被文官踢出圈子?

“娘娘有事吩咐你。”孙姑姑默默扭头避开对视,顺便把话题拉到别处,“之前忘了你现在管着丰字号,要不然定能让年节期间的大宴或者赏赐轻松许多。”

“怎么说?”林锐同样默契跟着改口,“宫里也缺南货?”

“宫里不缺,娘娘却不见得宽裕。”孙姑姑轻轻一叹。

“微臣听命!”林锐自然明白这里面的猫腻,很认真的答道。

“今年是太上皇整寿”孙姑姑开始转入正题。

“等等!”林锐这才想起来,之前忘记了很重要的事情,“我记得在家时听到过,为了应对惯例的大庆,体仁院那边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准备,以至于江南的上等丝绸竞然有些缺货。”

“如今宫里最充裕的就是这个。”孙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