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1 / 2)

第76章第七十六章

薛瑛没有嫁人娶妻的概念,她知道有这件事情的存在,可是嫁了人后是什么样子,她并不知道。

“什么是嫁人?”

小厮解释:“就是去别人家里,侍奉公婆,相夫教子。”“去别人家里?"薛瑛有些困惑,微微抬起身子,“那我自己家呢?”她说的是侯府,小厮笑了笑,“嫁了人后,夫家就是二小姐的家了,侯府是娘家,不能随随便便回来。”

薛瑛一听,眼睛睁大,趴下来,搂紧薛徵的脖子,“我不要嫁人。”她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去别人家。

侯府才是她的家,她不想离开爹娘,祖母还有哥哥。傍晚回到家,侯夫人将薛瑛拉到身边,弯着腰给她擦脸擦手。薛瑛张着嘴喋喋不休地说话,她从小话便多,叽叽喳喳像鸟一样,觉得擦脸的帕子碍事,挡着侯夫人的手,先咕咕叽叽将自己的话说完。一屋子的奴婢都被她的模样逗笑了。

薛徵站在远处洗手。

他个头长得快,已经快与武宁侯一样高,站在边上,盯着水盆里映着的脸,心里想着事情,一时忘了擦,任水珠顺着鼻尖滑落。见他在边上发呆,母亲招手,“阿徵,站在那里干嘛,洗净手去吃饭了。”薛徵回过神,走过去,薛瑛顺其自然地抬起手,牵住他。他低头看着妹妹扬起的笑脸,也跟着笑了笑。薛瑛娘胎里带出来的弱症,伴随了她许多年,越长大,病越重,每年冬天,几乎都是躺在床上,在药罐子里度过的。家中寻遍了方法,也求过皇帝,太医来府中为薛瑛看过病,说她先天不足,宫里倒有一味药可以吃,但是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这药材魏朝并不生产,宫里虽有,但支撑不了多久。

薛徵询问太医,药材产自何处,太医面色为难,“只有关外的鄂真族才生产,不过,鄂真族与本朝交恶,且他们族群生活在瘴气横生的地方,若花重金,也许可以遣人去寻。”

薛徵沉默,爹娘也红了眼眶。

薛瑛好像注定活不过及笄,爹娘才对她宠爱万分,恨不得将天上的月亮都摘下来给她。

入夏后,薛徵的课业越来越繁重,一个人在外读书,渐渐的,回家的次数也从三日一次,变成半个月、一个月……

小厮每次给他送衣物吃食时,都会顺带提到二小姐在家中的情况。家里办了家塾,请了一位致仕的老翰林授课,许多人家都将孩子送过来。薛瑛也在那儿读书练字,小厮总是说,二小姐的桌子里每日都放满了各种人送的东西,那群小公子小姑娘们,全部争着要和她坐在一起,小厮还说表少爷昨日又为了二小姐和人打架了。

薛徵静静听着,他虽与薛瑛许久才见一面,但她的动向他全然知晓。她一直这么受人喜爱,无论去到哪儿都是被簇拥的那个。小厮每次也会带来薛瑛的信。

信封上规规矩矩地写着"兄薛徵收"。

她似乎刚被教授信件的格式与抬头的规矩,忍不住向他分享卖弄,她那样活泼的人,也会规规矩矩地写字、问候,一板一眼,末尾还要端正地写上,“静候归期,小妹瑛瑛留”。

薛徵将信看了好几遍,折好,放回信封里。每次看书看累的时候,便从枕头下翻出来,拆开看一看,就又有精气了。十六岁的时候,薛徵准备参加科考,过节的时候回了趟家。一段时日不见,妹妹长高许多。

她兴奋地扑到他面前,说着这些时日来家中发生的事情。薛瑛蹦了蹦,“哥哥,你有没有发现我长高许多?”长高了,下巴也尖了一些,是个高挑纤瘦的小美人。她急着和薛徵比划,站在他身前,结果发现,上次还能到薛徵胸口,这次居然够不到了。

薛瑛郁闷地垮下嘴角,困惑道:“我明明长高了呀。”侯夫人忍俊不禁,刮了刮她的鼻子,“傻瑛瑛,你长高了,哥哥也长高了呀,而且哥哥是男孩,现在正是长个头的年纪。”长辈们也惊讶于薛徵的变化,他离家读书几个月,又窜高一大截,十六七岁的少年,已经初具成年人的体格,肩宽腿长,站在那儿如一棵青松。吃完饭后,薛徵领着薛瑛去书房,督促她练字。他在信上看过她的字,一开始还知道好好写,到后面什么错字都有,还常常缺笔画,没人督促她,她便写得很潦草。薛徵握着她的手,带着她一笔一划地练字。她娇气,写不了多少就喊累,可怜巴巴地看着他。薛徵摇摇头,“再写一会儿。”

她不情不愿地握起笔。

过年的时候,京师下了很大的雪,路上积了厚厚一层,叔父姑母家的孩子过来拜年,几个小孩围在屋檐下堆雪人,打雪仗。薛瑛坐在屋中,裹着毯子。

她身体不好,没法像他们一样可以在雪地里蹦蹦跳跳。薛瑛坐在窗户边,偷偷打开一条缝往外看,看到堂兄们在堆雪人,薛瑛满眼羡慕。

薛徵见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他走过去,蹲在薛瑛身前,“阿瑛也想堆雪人吗?”薛瑛点点头,神情落寞。

但是爹娘不让她去,她身体差,稍微受寒就会生很久的病。薛徵想了会儿,拉起她,“来。”

他为她裹上厚厚的斗篷,将她遮得严严实实,一点风都钻不进去。薛徵牵着薛瑛到空地上,她眼睛明亮,抬起手去接雪花,因为体寒的缘故,所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