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2 / 4)

来想着先给太后的宫里换两块玻璃窗。

太后却表示自己不需要。

“哀家既不看书写字,也不做女红针织,屋子里要那么亮堂做什么?”乾隆就笑道:“现在咱们造办处也能制作透明玻璃了,日后玻璃窗不是贵重的东西。”

“那哀家就更不着急了,先给皇帝的书房换吧,对了,还有永璜、永琏的书房,房间光线好了,孩子们读书不费眼睛。”乾隆只好先替俩儿子谢过额娘,于是把两块透明玻璃换到了洞天深处的窗户上。

换透明玻璃这天,四个小孩都在不远处瞧着。这两块透明玻璃意义非凡,这是大清的匠人第一次烧制出透明玻璃。永琏就和小伙伴们介绍,透明玻璃的原料其实很常见,只要找到正确的比例以及合适的窑炉,就能大量生产。

“原来玻璃的原料之一也是沙子。"明瑞道:“沙子真是好东西,里面不但有金子,还有玻璃。”

四个小孩原本坐在廊下聊天,有只小猫轻盈的从房檐上跳下来。四个小孩都已经认识这只猫了,永琏就蹲下摸了两下,还让马瑞拿了些做好的猫饭过来。

乾隆和皇后都很喜欢猫,有几只在洞天深处和长春仙馆周围出没。但九州清晏那边的猫不多,据说是因为先帝不喜欢猫喜欢狗,之前那边有造化、百福在,小猫都不敢过去。

现在九州清晏换了主人,乾隆很想养两只猫,让人把洞天深处的猫引过去,一不留神,猫又跑了。

乾隆无奈,只好从猫狗房抱了只小奶猫取名清宁,从小养着。洞天深处这边的猫,从前也接受过乾隆和弘昼的投喂,它们分不清投喂它们的人类,只知道这边好吃的多。

乾隆有时候想起自己在洞天深处投喂过的小猫咪,就会溜达到这边看看,顺便看看臭小子有没有认真读书。

换了玻璃窗,想突击检查就更容易了。

其他仨小孩回头发现乾隆站在外面都吓一跳,只有永琏一幅意料之中的表情。

他就知道会有这样一天的,隔着窗户朝汗阿玛笑眯眯挥手。乾隆…”

乾隆就走进屋子考校功课,四个小孩已经开始学《孟子》,也不再是背书这么简单,还需要理解其中的意思,偶尔师父会让四个小孩写一篇类似策论的小文章。

乾隆考校时,也着重考察他们对内容的理解。永琏记性普通,刚才背得磕磕绊绊,但他的理解力还是比真实的小孩要强一些。有些观点比明瑞等人的更深刻。

乾隆就在心里安慰自己,背不熟不要紧,理解了就好,反正也不指望他考科举。

乾隆又叮嘱永璜、永琏下学去畅春园给太后谢恩,“有了透明玻璃,你们皇玛嬷先想着你们,你们以后可要好好孝敬她老人家。”永璜、永琏乖乖应是。

下学就跑去畅春园。

太后、太妃们住在这边,地方宽敞,也没那么多规矩。永璜、永琏到时,太后、裕太妃、谦太妃和十六福晋正打牌,十七福晋在旁坐着看。兄弟俩就上前挨着叫人,永琏瞧见十七福晋,隐约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但他一时也没纠结,行过礼就问:“六叔呢?”“大概是去后面学骑双轮车,你十七叔把双轮车送给他了。“太后笑道:“你六叔高兴得不行。”

永琏一愣,终于意识到自己忘了什么,十七叔公乾隆三年去世,爵位由六叔继承。现在乾隆三年过去一半了,十七叔公好像还好好的活着,十七福晋还在这陪皇玛嬷打牌呢。

太后还以为俩小孩闻言会立刻跑出去找弘瞻,谁知永琏却皱着眉问:“十七叔公身体还好吗?”

众人闻言先夸永琏懂事,十七福晋笑道:“多谢二阿哥挂心,王爷身体尚可,皇上给他安排了替商船筹备火器的差事,他不敢怠慢。”咦?竞然还能办差?这差事在原本历史上不存在,永琏一边替十七叔公高兴,一边又担心他累着,就说:“十七叔公体弱,还是该多休息,不可太劳神了。”

十七福晋笑着答应。

永璜、永琏这才去外面找弘瞻玩儿。

弘瞻果然在“驯服”新玩具,永璜、永琏过来,正好教六叔骑车。永琏站前面,永璜站后面,两边有小太监护着,弘瞻这才敢慢悠悠蹬两下。“二侄子让开,我要加快了!”

永琏:“……等会等会,之前不都叫小侄子吗?怎么变成二侄子了?”“因为永璋比你小,他才是小侄子,而且皇额娘说,要不了多久,我还会有更小的侄子。”弘瞻道。

旁边的小太监就解释道:“前几日纯嫔娘娘常带着三阿哥来玩儿,我们小主子就记住了。”

至于即将要有新的小阿哥,太监不好说,永琏却是知道的,嘉贵人有了身孕。

永琏就道:“要不以后还是叫名字吧,免得日后人多六叔数错。”二侄子听着怪怪的。

“好吧好吧,二侄子永琏,快让开,小叔我要加快速度喽!”永琏没听他的让开,而是一点点往后退,这样小弘瞻不敢蹬得太快。在大家的帮助下,弘瞻很快学会骑车前行,但还不会掌握车把转弯。“没事儿,明儿让钮伦教我。”

晚上,十七福晋回到王府,见允礼还在书房看火器图纸,就道:“王爷早些休息吧,今儿遇上二阿哥去给太后请安,还关心王爷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