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左右回去,刚好是大明步入仙朝十年整。
想着,嘉靖抬手一道清洁符箓打出,清洁了自身后,又换上了一袭淡青色长袍,这才挥手撤去了传承阁顶层的禁制和阵法。
七月初五,刚刚立秋。
这一日,大明仙宗上空天空灰蒙蒙的一片,空气中飘荡着绵绵细雨,阵阵凉意裹挟。
鉴仙峰。
大明仙宗大长老,刘权所在。
鉴,取自他的那一面镜子本命物——大明宝鉴。仙,自然是对修仙,仙道之意。
鉴仙峰高约千丈,宛若一柄长剑,整个山体笔直入云,周边还有郁郁葱葱的山脉,这些山体也是百八十丈,各有高低。
一路沿着蜿蜒的山道向上,可以看到石阶两旁,古木参天,翠竹轻摇,仿佛天地间的每一口呼吸,都蕴含着勃勃生机。
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空气变得愈发清新,灵气浓郁得几乎能凝结成雾。
轻拂过面颊,让人心旷神怡,仿佛全身的毛孔都在欢快地吸纳着这份天地间的精华。
行至半山腰,一道银光乍现。
一道隐藏在密林深处的瀑布如练般垂挂而下,水声轰鸣,溅起层层水雾。
瀑布之下,更是汇聚成一汪碧绿的深潭。潭水清澈见底,偶有鱼儿穿梭其间。
山体两侧更是衍生出不少道路和开阔地。
一座座精致的楼阁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掩映在云雾缭绕之中,宛若仙境。
这些楼阁走廊,多以青石为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岁月的沉淀与匠人的精湛技艺。
楼阁之间,以曲径相连,石阶旁偶有奇花异草,香气袭人,引得蝴蝶翩翩起舞。
“啾!”
三只仙鹤冲出密林,展翅高飞,或低旋于楼阁之上,或翱翔于云海之间,它们或白或紫,羽翼上似乎还闪烁着淡淡的光芒。
“哗!”
金丹期庞大的神识裹挟而至。
一路上,毫不掩饰,无所顾忌的攀登而上,立于鉴仙峰之巅,俯瞰云海翻腾,此处风景极佳,可以将整个大明仙宗尽收眼底。
仔细看去,倒是与掌门所在的主峰,遥遥相对。
看到这一幕,嘉靖若有所思,同时心中也不禁越发的佩服起刘权对独孤三兄弟的敬重。
“敢问是何人,驾临我大明仙宗!”
就在嘉靖观赏着鉴仙峰的时候,一声低喝突然从远处的阁楼中传出,继而就见一道身穿黑色长袍的人影突袭而至。
神识观察之下,终于看清楚了刘权此刻的模样。
这是嘉靖自十三年前见过刘权后的第二次见面,但刘权早已经样貌发生了变化。
此前的刘权,蓬头垢面,胡子拉碴,但却难掩神色间,始终不羁的潇洒之意。但是眼前的刘权,气质已经相较之前,有了太多的改变。
他不再蓬头垢面,也不再胡子拉碴,更不会脚上随意的穿着一双草鞋。
此前眉宇间的潇洒不羁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稳重与成熟。
但是细看之下,却难掩疲态。
甚至他修剪整齐的头发上,还有一缕明显的灰白。
十三年未见,他的修为也已经达到了筑基后期,隐隐似有要突破的迹象。
不过身上那股澎湃的灵力波动,却是比一般的筑基后期还要强上不少。
再者说,他跟着李长卿做事,手上不缺资源才对,因此不至于十三年了,还没有突破到金丹期。
不过,很快,嘉靖眼底浮现出一抹恍然之色,结合刘权此刻神情间的疲态,倒是不难猜出,显然是他的心态上出了问题。
甚至,以刘权的谨慎,很有可能是他自己主动不想突破,压抑着自己的境界。
嘉靖如今的修为是金丹期,庞大强横的神识勘探之下,自然一眼看看穿了刘权的一切。
“看来,李长卿给了他很大的压力,他已经到极限了……”想着,嘉靖也不再隐藏自己,而是直接给刘权传音,道:“刘权,是我。”
“先生?!”听到嘉靖的声音,刘权的身体先是一怔,继而呼吸一滞,紧跟着瞳孔骤然一红,整个身体都在这一刻颤抖起来。
“先生,您终于出关了!”
这一刻,刘权只觉得心底似乎有某种不堪重负的重担要卸下了一般,浑身一阵莫名轻松。
脑海中,再次出现了那“慈父”般的伟岸背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