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第165章 海瑞的本命,皇帝怕了!何人在出手?道士下山,沙弥入世!(6 / 6)

大的应该是他才对。”

“啧,”赵贞吉咂了咂舌,道:“难不成我大明朝如今的朝堂之上还有第四股势力?”

当然,此刻一脑袋雾水的,除了京城众人外,远在宁波府,时刻关注着这一场正在酝酿,即将迎来暴风雨的三教之争。

海瑞也想不通,到底是什么情况。

就在所有人都不明白,到底是何人,抢在严党和清流两派之前,在推波助澜的时候,不久后朝廷一道政令,宣告天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天地有常,阴阳有序,万物各得其所。

佛光普照,悲智双运,导人向善。今有佛门高弟禅霜,性行温良,德行昭著,慧根深植,心地纯净。特赐法号:禅霜般若净慧明心法师。

以彰其德,以励后学。愿其弘法利生,广结善缘,辅佐朕躬,共济时艰。尔等臣民,咸宜敬之,以增国祚,福泽万民。钦此。】

一时间,因为三教之争而闹得沸沸扬扬的朝野上下,陡然间静了一瞬。

皇上,竟然再次敕封了国师!

之前敕封了道门少女,清风为大明国师,并为其上尊号:清风玄灵守真慧悟真人。

如今皇上又敕封了一个国师,这次是佛门的天才,同样赐了尊号:禅霜般若净慧明心法师。

圣旨落下,朝野哗然。

严府,灵田小院,严嵩的茅屋里。

“禅霜般若净慧明心法师?”严世蕃看着手上的邸报,看向老爹严嵩,道:“爹,皇上给信号了,意思是三教之争的压轴戏可以开始了。”

“嗯,”严嵩点了点头,缓缓放下手中,自己定制,吴承恩修改编撰的五十回西游释厄传,语气温吞,道:“这就给各地去信。”

“大明第一版杂报,十五日内全境发售!”

“放心好了,爹,”严世蕃自信一笑,然后坐在严嵩对面,拿起茶了一口,道:“早在圣旨下达的时候,我已经让灵隼传信了。”

“以灵隼的速度,三五日内可以传遍大明各省。”

“之后,过半个月时间,各省必然政令下达,必然可以全境普及!”

“三教之争的压轴戏终于要开始了。”严嵩说着,凝视着窗外。

道门出手了。

这一日,大明境内,无数道门名胜,纷纷响应,深山之中,钟鸣阵阵。

白云观、崂山太清宫、龙虎山上清宫、青城山天师洞、武当山紫霄宫等等。

无数道士,穿上了道袍,背上了出师之剑,手持拂尘出了山门,诵着道门真言下山。

嘉靖四十八年,五月初五,道士下山。

之后,又过了一个月,佛门也纷纷行动,大明境内,无数名声古刹中,诵经声响起,钟鸣咚咚作响。

诸如,少林寺、法门寺、寒山寺、灵隐寺、白马寺等无数大僧,德高望重的禅师走出山门,一件佛衣,一串佛珠,低诵着佛陀慈悲。

嘉靖四十八年,六月初五,沙弥入世。

一时间整个大明境内,两京一十三省,大大小小的城镇之中,不时可以看到身穿道袍道门之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有道门之人公然义诊,起初不少人因为此前儒宗的抹黑而对这些人心怀芥蒂,不过在有心之人的安排下,很快又百姓尝试。

很快,道门的口碑就开始逆转。

也有佛门高僧,点化迷途之人,放下心中贪嗔痴恨,使不少人感受到佛法慈悲。

佛道两派都很聪明的第一时间去扭转形象。

然而这还不算完,随着咋报的发售,在严党和清流齐齐推手之下,大明朝如今最‘火爆’,最‘顶流’的文学作品《西游释厄传火了。

大众对佛门和道门的认知也越发的深刻。

一时间,百姓们迷糊了,争论之声也越发的大了起来。

有人受了佛门的恩惠,成了虔诚的佛门信徒,有人感受到了道门的真诚,成为了道门的忠实拥趸,朝廷似乎毫无制止的意思。

任由道门和佛门大批大批的发展信徒。

不仅如此,地方官府的官员,也开始笃信佛门或者是道门,引发百姓效仿。

再加上‘西游释厄传’的传播,大街小巷,茶余饭后,全都是对佛门和道门的讨论。

现在的道门和佛门,并没有急着和儒宗一些大儒,名宿急着辩论,而是迅速吸收信徒。

一股风雨欲来的气息,笼罩在所有心明眼亮之人的头顶。

所有人都知道,三教之争真正的风暴,快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