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第165章 海瑞的本命,皇帝怕了!何人在出手?道士下山,沙弥入世!(5 / 6)

杂报,与大明邸报作用类似。

不同的是,邸报的内容主要包括皇帝政令、朝廷大政、官员之间的相互弹劾、各地天灾等。

邸报主要分为京内和京外两大部分。

京内能做到每天收到一份邸报,而京外则因为距离远近不同,得到的消息有快有慢。

邸报在通政司写好定好后,由秀才人工抄写,然后送到在京各衙门。

京外的邸报则由提塘官摘选和本省有关的信息进行二次编写,然后通过官方邮政发回本省。

总的来说,邸报专门报的是朝廷大事。

而严嵩要另立的‘杂报’则是一种完全的,记录一些杂谈,比如志怪传闻,又或者是一些江湖趣闻,或是某某酒楼,客栈宣传等等。

属于更容易引起百姓乐趣,并为之一直购买,阅读,引导舆论的东西。

这东西一旦普及是要面向整个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细节要微到村镇的。

杂报这东西,严嵩早在严世蕃变法之前,就已经着手开办了,当然也是经过二王和内阁一致同意,司礼监众人批红的。

嗯,至于批红这些,吕芳自然是通过祷告的方式,在嘉靖闭关的时候就询问过的。

如今各地衙门都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报司’,一般情况下,京城如果没有特殊政令的话,地方衙门是可以自主刊印的。

当然,既然是盈利性目的,民间百姓,还有一些书商、又或者是商人,都允许刊登宣传。

不过定价各有不同,一切以地方衙门定价为标准,不过不能乱收费,朝廷会定期检查。

如今的大明,随着整顿吏治开始,体制也是越发的完善了起来。

比如京察,两京的京察原本是六年一次,如今已经缩短到了一年一次,地方上的巡查也是半年一次,甚至是随时巡查。

所以,一般情况下没有人敢中饱私囊。

“爹,都准备好了,现如今地方上也都等‘通政司’这边消息了。”严世蕃开口道。

“吴承恩呢?他的‘西游释厄传’初稿,修改到第几回了?”严嵩又开口问道。

“第五十五回了,其他还在修改中。”严世蕃开口道。

“嗯,”严嵩点点头,“不少了,开始发吧,第一版的杂报,将儒释道之争多写点,主要是挑起三教矛盾,另外就是让‘西游’火起来,虽然如今这把火已经很大了,但还不够。”

“必须要弄到三教不死不休的局面才行。”

“放心吧,我知道,”严世蕃重重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不过紧跟着,严世蕃的眉头又不由得皱了起来,道:

“爹,如今儒宗如此的欺压佛门和道门,但这两家至今为止,还没有什么动静……”

“呵,”闻言,严嵩轻笑一声,温吞道:“道门没动静,应该是清风丫头给了信,佛门没动静,应该是等皇上的态度……”

“道门有清风丫头在,可以稳住,不用担心。佛门没有靠山,他们跟儒宗打起来,在不清楚朝廷的态度之前,他们是不会轻举妄动的,这也是佛门一贯以来的自保手段而已。”

“等杂报发了,皇上也会给禅霜法师一个名分的,那时候儒释道三教都有同等地位。”

“只有三方全部势均力敌,如此才能打一场持久战,如此才能由三教引发大乱。”

“明白了,我这就去办!”严世蕃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徐府,大堂之中。

“你们谁出手了?”此时,赵贞吉第一发问。

此时,他们同样一脑袋雾水,不明白这次儒宗为何反应如此激烈,这完全就像是有推手在推波助澜一样。

严党肯定不可能,现如今的严党,早已经有了分崩离析之势,严党那些真正有能力的能臣,基本上都已经因为儒宗,孔家和严党决裂了。

这个时候,有能力当推手,把事情推至如此地步的,只有他们清流一派。

赵贞吉的目光环视一圈,看向张居正和高拱,最后定格在徐阶身上。

“不是我,”徐阶微微摇头,“我们在这次的事件中,只充当一个推手,具体的还要等严嵩那边出手了以后,我们才会行动……”

“我也没有出手。”见徐阁老否定出手,张居正也赶紧摇头,表示自己也没出手,“你们知道我的,我若是出手,不会如此急切。”

闻言,赵贞吉点头,确实,太岳向来谋而后动,就算是推波助澜,也不会这么急。

“哼,”迎着赵贞吉投来的目光,高拱冷哼一声,道:“我?上赶着帮严党?美不死他!”

“难不成是宫里?”赵贞吉狐疑道,不过很快又摇了摇头,“由三教之争,引发大乱,最后引入百家学说,达成变法目的是严世蕃推动的,皇上是不会给严世蕃兜底的。”

“这到底是谁?”赵贞吉无语道:“总不会是孔家自己吧?看到玉熙宫三教之争,沾了点光,就开始迷眼,找不着北了?”

“呵,”赵贞吉摇头,道:“那位衍圣公不是笨人,他应该能看得清,朝廷要变法,而他们儒宗就是打在变法路上的一块石头。”

“朝廷正在想办法把他们踢开呢,所以现在最不想把事情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