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回归正题(5 / 6)

“当年你跑八百米晕倒,是我背你去校医室的,还记得吗?”她耳尖发烫,差点踩错节奏,余光看见镜头外的南希举着手机录像,嘴里念叨着“这段心跳加速的微表情绝了”。

收工后,四人坐在操场的看台上看夕阳。法拉突然掏出个小本子,上面贴着这些年的合照:米兰时装周后台的热可可、冰岛极光下的拥抱、颁奖典礼后的庆功宴。“我打算把这些做成手账,”她晃了晃本子,“每一页都要江先生写句话,比如——”她翻到贴满校服刺绣的那页,“这里可以写‘你的校服袖口,藏着我整个青春的心跳’。”

江辞暮接过本子,笔尖在纸页上沙沙作响。桑疏晚凑过去看,发现他写的是大学时的小事:“她总把我的白衬衫第二颗扣子解开,说这样显得随性;她背台词时喜欢咬笔帽,我偷偷买了二十支带草莓味的;她在宿舍开演唱会,吵醒了整栋楼,我却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

暮色渐深时,剧组的大灯亮了起来。南希突然指着远处的食堂:“走,去吃油泼面!当年咱们四个翘课去校外吃夜宵,被教导主任抓包的事——”她突然看向江辞暮,“辞暮替晚晚挨的那记耳光,我可记得清清楚楚。”法拉突然从包里掏出棒棒糖分给大家:“那时候就觉得,这男人能处,挨揍都不躲,就为了保护晚晚的女主角试镜机会。”

食堂的白炽灯下,桑疏晚看着江辞暮给她挑出面条里的葱花——他记得她不吃葱,却总把自己碗里的香菜挑给她,说“互补才是完美”。爱丽丝和南希在对面拌嘴,争论着“校园戏里谁的台词更肉麻”,法拉举着手机拍vlog,镜头扫过他们交叠的手腕,那里分别戴着情侣手链,是用毕业时的校徽熔铸的。

夜里收工回酒店,江辞暮帮她卸去脸上的淡妆。温热的毛巾擦过脸颊时,他忽然轻笑:“今天拍吻戏,你睫毛抖得像蝴蝶振翅。”桑疏晚躲进他怀里,闻着熟悉的雪松香水味:“还不是因为南希在镜头外做鬼脸,说你耳尖红得像番茄。”他低头吻她发顶,指尖划过她后颈的小刺青——那是他们结婚时纹的,他纹了颗围绕星星的轨道,她说“这样你就永远在我身边”。

凌晨三点,桑疏晚被手机震动吵醒。群聊里弹出法拉的消息,附带九张图片:是她新设计的婚纱草图,每件都藏着小心思——袖口绣着他们的结婚日期,裙摆织着闺蜜三人的名字缩写,头纱上的星星图案是南希用钢笔勾的线稿。爱丽丝回复:“拖尾要三米,辞暮得有力气抱得动我们家晚晚。”南希:“婚纱纪录片我来拍,片名就叫《星光下的轨道》。”

江辞暮翻了个身,手臂圈住她的腰,温热的呼吸拂过耳畔:“别熬夜,明天还要拍图书馆吻戏。”她关掉手机,在黑暗中笑出声——原来幸福就是这样,有爱人在枕边,有闺蜜在身旁,有热爱的角色在前方。那些藏在校服刺绣里的青春,剧本批注中的温暖,日常琐碎中的温柔,像棱镜般折射出最动人的光,让每个平凡的日子都闪闪发光。

这一晚,桑疏晚做了个梦。梦里回到大学的迎新晚会,她在台上唱《小幸运》,江辞暮坐在台下举着手机录像,爱丽丝在后台帮她整理裙摆,南希举着摄像机找最佳角度,法拉抱着荧光棒在观众席尖叫。灯光暗下时,他走上台递给她一束玫瑰,说“以后你的每个舞台,我都会在”。

晨光初绽时,江辞暮已经在厨房准备早餐。桑疏晚看着他系着印有月亮图案的围裙(爱丽丝送的生日礼物),煎锅里的溏心蛋正滋滋作响。餐桌上,给闺蜜们的保温杯整齐地摆着,标签上分别写着“南希的美式——少冰”“爱丽丝的拿铁——双份糖”“法拉的蜂蜜水——温着”。

她忽然明白,所谓的一万字故事,从来不是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这些藏在时光里的温柔片段:他记得她的每个小习惯,她们懂得她的每个眼神,在娱乐圈的浮光掠影中,守着最真实的彼此。那些说不出口的爱,都藏在袖口的刺绣里,剧本的批注中,凌晨三点的群聊消息间,织成一张温暖的网,让她永远知道,自己是被爱着的,被宠着的,被小心安放的。

这就是属于桑疏晚的星光与棱镜:星光是舞台上的璀璨,棱镜是生活中的折射,而所有的光,都源于身边人的爱与陪伴。无需波澜壮阔,只需细水长流,便是最动人的故事。

米兰男装周结束后的第七天,桑疏晚站在北电校园的梧桐树下,望着眼前穿着白衬衫的江辞暮发愣。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在他领口投下斑驳光影,竟与七年前那个在图书馆帮她捡钢笔的少年重合。爱丽丝蹲在地上调整校服裙摆,嘴里嘟囔着:“法拉设计的百褶裙怎么比当年的校供款短两厘米,辞暮你不许盯着晚晚的腿看。”

江辞暮耳尖微烫,别过脸去看教学楼顶的校徽:“当年她穿我的衬衫当裙子,也没见你这么紧张。”这话惹得南希举着摄像机笑出声,镜头对准桑疏晚发红的耳尖:“这段要剪进纪录片,标题就叫《影帝影后的校服诱惑》。”法拉抱着画满批注的设计稿跑过来,发梢沾着不知从哪蹭来的粉笔灰:“领口的刺绣我改成了你们第一次约会的日期,针脚是用江先生领带的斜纹做的模板。”

开拍前的间隙,桑疏晚靠在教学楼的老梧桐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