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070
第七十章
故人重逢,本应该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
即便她们两个之间关系一般,往日还曾经有过矛盾,但毕竟有过一同在七娘子院中当差的交情,在时隔两年再见面的时候,不管怎么说,似乎总该寒暄几句。可眼下这情形一一
茴香红肿的脸颊上还带着泪痕,隔壁院里高寡妇的哭骂声还在继续,实在不是什么叙旧的好时机。
二人对视片刻,沈隽抿了抿唇,刚要开口,茴香却猛地别过脸去,一声不吭,转身就走。
路边的尘土随着她的脚步飞起,背影仓皇得像是落荒而逃一般。另一边,王小娘子托着下巴,视线在她们两个身上来回打转,一双圆溜溜的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
“你们认识?”
沈隽回过神来,将视线从已经空无一人的巷口收回,迟疑着点了点头。她没想到王小娘子的眼力这般好,不过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她叫茴香,从前也是七娘子院里的。”
“咦?”
王小娘子微微睁大眼睛,“既然以前既然是阿筠院中的人,怎的这会儿还留在这里?”
见她疑惑,沈隽便把七娘子上京前,茴香主动提出要留下来看院子的事儿说了,“七娘子过继前,还特意叫人带她进京,没成想她却说自个儿只愿留在这里,不愿上京………
说到这里,沈隽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处的褶皱,忽然想起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荷香气得跳脚的模样。
“她怎么这样!白瞎了娘子待她这么好!”沈隽曾经也想不通,但方才从隔壁传来的吵闹声,周家婶子的叙述,还有茴香脸上的神情,似乎都让这件事有了解释。她执拗地要留在东山县,并非不愿意上京,也不是不忠于七娘子,而是要找到自家妹妹的下落。
这一整天都是晴天,到了傍晚时分,却忽然黯淡下来,阴云层层堆积,忽然就落下雪来。
不一会儿,地上便积起了一层薄薄的雪,路上行人匆匆,摆摊的也赶忙收拾东西,冒着风雪回家。
暮色四合时,沈昭推开小院的门,陈旧的木门发出一声咯吱的动静,又被风声隐没。
经过这段时日陆陆续续的拾掇,同一开始相比,院中各处已经变了不少一-檐下挂着两串干辣椒和玉米,都是自家种的,被杜妈妈穿成串晒干后拿了过来,西墙根下并排放着三个大小不一的水缸,一个是房主家中原有的,另外两个则是沈父从庄子上拉过来的,另一边的厨房门半掩着,里头灯火微亮,上方正升起袅袅炊烟。
沈昭从院门处走到檐下,在薄雪上留下一串脚印。她抖了抖身上的雪,又跺了跺脚,这才舒了口气,抱着新买的蒸屉与煎锅,还有店主送的几个碗走进厨房,放在靠墙的四方桌上。这桌子也是王秀才留下的,原本桌腿有些摇晃,不过在被自家阿爹用木楔子加固之后,如今却稳当得很,放东西也不晃了。桌面上还摆着个粗瓷茶壶,也是他们从庄子上带来的旧物。壶盖上缺了一个小口子,是杜妈妈在年前那会儿没拿稳,不小心掉到地上摔的,不过也不影响使用。
厨房里,沈隽正坐在灶台前添柴,热意熏得她的脸颊都红彤彤的,土灶是新砌的,灶台抹得极为平整,上面架着两口铁锅,一口是原有的,另一口是新泳的,此时一口锅里正烧着水煮着红豆,另一口锅却没什么动静,不过一会儿就能派上用场了。
听见门口的动静,她转过头去,面上顿时露出笑意,“阿姐!你回来啦,红豆已经煮开花了,应当快好了。”
沈昭笑着应了一声,探头往锅里看了一眼,见果然如此,“辛苦三姐儿了,等我把这些东西放好就来帮忙。”
说罢便掀开水缸上的盖子,从里头舀了一瓢水,把几个碗洗干净,拿到墙角的橱柜旁,打开柜门,拿开盖在碗盘上用来防止尘土落进去的蓝布,将手中这几个粗陶碗碟也整整齐齐地码进去。
先回到灶台边,拿勺把里面已经煮的差不多的红豆捞到盆里,放在边上晾凉。
她在忙活的时候,沈隽站起身,把搁在灶台上的面盆上的笼布掀开,见里头的面发得蓬松,胖乎乎的,比之一开始体积大了不少,顿时扭过头,“阿姐!面发好了!”
沈昭闻言,便走过来把面盆端走,然后挽起袖子,在案板上撒了把面粉。这案板也是沈父前些年做的,木质结实,用了这么久都没开裂,便又拿到这边继续用。
她麻利地将面团拿出来,先揉搓排气,然后将其分成一个一个差不多重量大小的小剂子,拿擀面杖擀成圆形,包上先前便做好的肉馅儿,包成馅饼模样,搁在一旁放好。
这馅儿则是用一半调味炒熟一半生馅儿混在一起做的,算是她的一个小秘方。
里面加了葱姜水,还滴了几滴香油一-也是杜妈妈从大厨房偷偷顺来的。沈隽包不好包子馅饼这种东西,便帮着做些别的活儿,比如把新买来的蒸屉和煎锅刷洗干净,把煮好的红豆碾成红豆泥。“三姐儿,咱们不是做点心,别碾得太细,叫人能吃出一颗半颗的红豆那样,口感才是最好的。”
沈昭低着头包馅饼,也不忘抬头提醒妹妹。“阿姐,你放心吧,我明白的。”
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