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文试魁首(1 / 1)

随着时间流逝,天道院文试监考的执事宣布时间到,众人纷纷交卷。

他们出门纷纷开始讨论刚刚做的题目,看看自己能对多少题,陈界姓在屋门外看到了第一个交卷的王之策。

陈界姓这是真的为王之策着想,毕竟这次机会十分难得,就算最后王之策考不上天道院,可万一取得个好成绩,到别的学院说起,也有一些好处。

话还没说完,旁边的学子就开始嘲讽起来了。

“是呀,你莫不是审错了题,要知道文试的成绩是按照答案来的,不是按照交卷速度,你那么上赶着速度给谁看,简直不知所谓!”

……

时间没过多久,成绩都已经统计出来,按道理也该张贴榜单,但是那些教习们相顾无言,有人说还是请院长大人定夺吧。

“事情就是这样,这次的考试的成绩,大家都很不错,尤其是这个叫做连云山的孩子,题答得也十分优秀。但是谁也没想到,还有人第一个交卷,而那个人更是满分。”

天道院院长听懂了这句话,本来是卓先云给了这人一次机会,破例许他参加考试,但谁都没想到这个叫做王之策的孩子居然真的拿了文试首名。

那岂不是说天道院今年的招生,学生只会武力,不通笔墨?

当然,直接把王之策这个名字抹去,更是方便,毕竟解决麻烦简单的方法,就是解决产生麻烦的人。

天道院院长看着眼前的成绩单,顿时陷入了沉默。

因为一些旧事,他心里一直有所顾忌,就比如说当年陛下继位的时候,很多道门众人其实和前太子关系更好,随后也受到了波及。

在天道院院长举棋不定的时候,门口忽然出现脚步声,一个身材清瘦的老者走了出来,他身着褐色长袍的,手中捧着一本古籍,看着儒雅随和。

李阁老走到那些卷子前,目光扫视一圈,说道:“听说今天文试,有人考了满分一时好奇,所以来看看。”

卓先云上前说了两句:“谁都知道这孩子的卷子答得好,可他不能修行,以后该怎么办?”

卓先云想起和王之策在院门口的对话,说道:“那孩子和我争论的时候,还搬出我们道门之主在天书陵悟道的典故,说既然道门之主三十余岁悟道,终成神圣,那他为什么没有机会。”

“这样吧,你们也不用为难,就把他特招进来吧。我藏书楼里前来借书的不少,可帮忙干活的人却不多。既然那孩子愿意读书,也擅长读书,以后哪怕不能修行,在我们那里干干杂活就好。”

……

周围的民众纷纷往前聚集,大家都好奇,经过层层选拔有哪些新生最终能被天道院录取。

相较于第一天,其实文试筛选的力度比第一天要小,但还是有几个人没有通过,后边显示不合格。

本来他还觉得没什么,天道院招生严格,谁都知道。可他往上看去,居然看到排名第一的,居然是那个王之策!

而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在这个名字身后的朱批上居然备注着,特批录取,排名第四十八。

他真的考上了天道院?京都第一的学院天道院!

要知道天道院今年招生,一共有四十八位,这个王之策居然是倒数第一,可他还是录取了。

“这不公平,一定有黑幕!”

众人一阵哗然,有的人已经暗暗点头。要知道朝廷科举,未尝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如果说第一关都没过,何至于通过考试?

这个解释倒也合乎情理,虽然往年并没有出现过,但是文试第一也很有含金量的。

卓先云挺起胸膛,正色说道:“我天道院的招生考试,自然要选贤举能,不拘一格,所以招生自然唯才是举。”

忽然一股细腻的剑气划过那名学子的脸颊,卓先云动都未动,那人便觉得脸颊生疼,浑身动弹不得。

卓先云转头看着那位西域学子说道:“我看过你的卷子,跟个鬼画符似得,如何能够通过考试?”

卓先云浑身气息一变,朗声说道:“我们是天道院,天道之下,堂堂正正京都第一学院,这就是理由!”

王之策知道此件事情了了,自己考上天道院也是板上钉钉,虽然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但终究是有个好结果。对于那个西域学子的话,他也不愿放在心上,毕竟文试第一做不得假。

……

“你之所以给那个孩子机会,是因为那个尺子?”天道院院长问道。

那少年并未修行,对于功法的感悟却那么纯熟,而且悟性极高,还能施展出来,所以说把他招进天道院并无不妥。

天道院院长听到了早上那件事,沉默了很久说道:“风雨欲来,不知是福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