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三百年前大梁立朝之时就封锁了这个地方,很多人都认为大梁把这块神迹据为己有,对此多有怨言。
天书陵上边,浓密的笼罩一层黑云,远远的好像覆盖了一层阵法,诡异莫测。
王之策倒是听过另一个说法,就是这片天书陵里埋葬着一位走火入魔的大修行者,为了掩盖那个魔鬼留下的气息,朝廷不得不封禁了这个地方,防止平民受其困扰。
要知道陵不仅说的是丘陵,还有坟墓之意。
走了一圈,发现游人稀少,朝廷封禁甚严,只能远观,实在有没悠然自得的游玩心思。
……
王之策还是回头进入了内城,顿时眼界尽开,面前一片繁华。
行人如织,商铺林立,许多公子哥都是锦衣玉带,妇人穿着也是雍容华贵,仿佛珠围翠绕。
街上还有许多书铺,士子们进门翻阅典籍,在讨论着这个好像是孤本,等会儿要换些文房四宝。
很多富贵人家的女子也在讨论着哪家的胭脂好,进去的那家好像叫做陈锦记。
王之策牵着毛驴,一路风雨而来,被晒得灰头土脸。
他摸了摸身上那件青色衣衫的布料,虽然不是麻布,但也不是什么好布料,在这些公子和贵妇的锦衣玉罗面前相形见绌。
那头黑驴也是,皮毛乌糟糟的,他俩站一起,就像个不入流的土包子。
少年微微低头,虽然自己不会觉得羞愧,但是真的有些格格不入。
他一把拽着黑驴,准备找家饭馆。
走进一家叫做荣记饭馆的铺子,王之策看着菜单,顿时有点傻眼,一路行来也算是吃了很多饭馆,可那些饭馆的饭钱也就是几十文钱,可这里的一碗面都百十文。
京都什么都贵,这句话真是名不虚传。
青衣少年黑着脸,还是点了一碗炸酱面,上了白面,浇了卤子,配些青菜和就开始吃起来。
也许是心疼自己的铜钱,王之策加了很多卤子,感觉吃的特别咸,又感觉有些口渴,就向老板要了一碗茶水。
那老板是个中年汉子,问他是不是第一次来京都,王之策点了头。
汉子说了句得嘞,笑意吟吟的给他端来了一碗豆汁。
王之策看着端上来的豆汁,有点泛着青色。
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茶水,但想来该是京都特产,而且这时候他的喉咙很干,就端着碗喝了一大口。
顿时,他觉得自己舌头被扎了一般,一股又酸又涩又苦的气味直冲天灵盖,哇的一下,终究是吃不了这苦,少年一下子吐了出来。
中年汉子看着少年狼狈的样子捧腹大笑,旁边的老板娘走了过来狠狠地踹汉子一脚,给王之策解释说这豆汁确实是京都的特产,只不过味道怪,一般初次喝的人肯定喝不惯。
少年揉了揉眼角的泪花,说自己实在是消受不了。
汉子也说自己本想是想让你尝一下,谁知道你喝了那么一大口,吃了大亏了。老板娘也说着,不行的话这饭钱就免了,以后再来就是。
王之策本想给钱,但是耐不住店家的好意,还是出了门。
……
他先是走到东直门外的北新桥附近,看到一口古井,井筒内悬挂着一条粗大的铁链,似乎垂吊至深不可测的井中,好像锁住了某种奇异的东西。
这口井叫做锁龙井,周围常年被铁链拴着,并有巨石压在上面,给人一种神秘而压抑的感觉。
然后又走到一片街巷,这地方被称为南锣鼓巷,窄窄的巷道有很多小吃的,有卤煮,还有雪糕吃,他看着雪糕里好像还伴着油条,心想这是哪里来的奇怪吃法。
巷道旁边有条河,河上有桥,叫做奈河桥,据说有一对情侣曾经在河上大战一场。
男子是个教士,女子是位圣女,从小两人就定了亲,却从未见过,两人初见不相识,因为势力不同就大战一场。
天音落,大雪崩,半桥雪来半桥雨,那场大战里,京都百姓看了不少热闹。至于最后,阴差阳错的又在在了一起,真是极好的故事。
过了桥,再走一段路,就到了合生街。
这里是京都里最繁华的街道,不少官家女子对此乐不思蜀。无他,此处胭脂店和锦衣局不仅多,而且价格极贵,销售的高档衣物即便是南方的郡县里也是闻名的。
王之策看到了很多糕点铺子,芝麻糕和红豆包等精致的糕点不胜枚举。
还有很多饮品,比如手打鲜橙汁,有些鲜奶里泡着珍珠,名字叫做爷爷的茶,他想着这名字起的霸气。
走出合生街,再前行,就到了雍和宫。
这里是大梁先帝的旧宅子,在他还没有称帝的时候,就出生在这里,后来才搬去了皇宫。
因为是皇帝陛下的宅子,所以这里也没有赏赐给哪位臣子,反而开放给百姓成为景点,让大梁子民能够感受到皇家的威严和气息。
到雍和宫,王之策一眼就看到有很多身穿华服,美丽脱俗的女子正在宫里各个角落,有的倚着栏杆,有的靠着宫门。
她们面前都有位画师,正聚精会神对着面前的宣纸描绘着她们的身影。
王之策看了两眼,顿时觉得这些画师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