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京都上元节(1 / 3)

第二日初晨,王之策醒来,摇了摇有些发懵的脑子,想起昨夜喝的那坛酒,也想起昨夜想起的那些话。

自从王启铭老人逝世以后,他无亲无故,但是昨天和那位陈姓少年难得讲了很多心里话,或许是那位少年可亲的感觉,又或者喝了酒之后,他们就算是好朋友了。

一人独行进京赶考,难免有些孤独,如果说有朋友同行,那也挺好。

他揉了揉眼睛,踏出屋门,巡视一圈发现锦衣少年和老仆已经收拾好行李,老仆已经搬着铺盖往马车里放了。

春雨已经停了,被风吹落的杏花落到湿润的泥土里,经了这场雨,杏树的枝条愈加展现出勃勃生机。

陈界姓扭头看到了他,笑着跟他打了招呼,说刚刚出门看了一圈,道路没有很泥泞,马车可以通行,所以要及早赶路。

王之策挠了挠头,问道:“我们不一起进京吗?”

“在京都的那些大人物眼中,我们陈家就是个大麻烦,我们虽然是朋友,可还是要保持距离,也避免你被他们恨屋及乌了。”

陈界姓笑着说道:“不过我们都在京都求学,虽然不一定都能考进天道院,但其实离得很近,所以总会相见。”

虽然王之策认为既然是朋友,那就不怕被人为难。不过他也知道陈界姓是为了他好,而且从事实角度来说,还是他想的比较周到。

既然是他的善意,王之策也不好拒绝。

等陈家主仆二人收拾好行李,王之策站在院口同二人道别。

……

日上三竿,那位背着锄头的老农也从外边回来了。

田家少闲月,春收秋种,除草松土,在老天爷嘴里刨食吃,每段时间都很珍贵。虽然昨天那个少爷给了自己很大一锭银子,但是该做的农活还是要忙的。

没办法,谁让自家孩子还要去学塾里读书,为了让先生能多给自己孩子多些耐心,有时还要送些瓜果和礼品。

王之策上去说了陈家主仆早起已经走了,老农摆了摆手说那个老仆昨晚已经给自己打过招呼了。

他笑着说那就好,然后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把那头黑驴牵了出来同样准备告别。

牵着黑驴到院外的小路上,正准备赶路,发现那个老农手里提着一个小包裹出来。

走到青衣少年面前,老农枯瘦的脸颊上挤出一抹笑意,嘱托道:“虽然你和那位少爷昨天一起喝了酒,但是你们终究是不同的。人家是世家子,有钱有势,你却不阔绰。所以你要出人头地,会更艰难。以后你不用去求他,不要把做人的希望放在别人身上。”

“你以后读书,不管以后能有什么成果,能为普通百姓多想一二,就是最大的好事了。这是一些干粮,你留在路上吃,京都的花销很贵的,你能省一些就是一些。”

王之策收了包裹,看着那个穿着粗布衣衫有些寒酸的老农,心里有些感动老人家的善意,认真行礼道谢,然后正色承诺道:“不论以后发生了什么,我都会站在你们这一边的。”

数十年后,一语成谶。

在那个雪夜里,他成圣,然后疯魔,杀了很多人,剑尺上都是血,整个洛邑城寂静无声,所有教士和神将,包括他最好的朋友皇帝陛下,无一人胆敢站在身前承受他的怒火。

他浑身颤抖,满心痛苦,却最终没有递出最后一剑。

她不理解他,可草蛇灰线,从这里开始。

……

故事还是慢慢讲的,就比如这时候青衣少年还是骑着黑驴,背着行囊,就着凉水啃些干粮,看到了那个恢弘的雄城,京都洛邑。

城门口王之策照例停下检察通关文牒,这次却没遇到什么为难,很顺利就通过了。

进了城中,并没有觉得太过繁华,因为这次进的只是京都的外城,京都绵延近百里,皇宫和学院都在内城当中。

扭头看着无比高大的城池和坚固的防御设施,心里忍不住想着就算是妖族攻到洛邑城下,人族也能守个数年的吧。

在北城的某段城墙外,看着那段由石头搭建的长城和烽燧,知道这段古老的城墙叫做八达岭。

登高望远,看向更北方的土地,想起残碎典籍里记载的那段故事。

相传在人族文明中断的某个年代,有条极恶的苍龙从远方而来,为祸人间。

这时节有位超世之才应运而生,这位大修行者与苍龙角斗,踏过万水千山,最终在这段城墙之下斩杀那条恶龙。

那天西风烈烈,红云漫卷,还有诗文留世,千古不朽。

又行了一天,王之策终于看到快进入的洛邑的中心,不过这时候他却也不着急了,离学院开考还有两天,在此之前先四处逛一番,也好认认路。

他骑着黑驴在内城外,游荡了一会儿,最终看到一个丘陵。

洛邑处于平原,很少有山,这片丘陵很不寻常。

万年之前,天书降世,其间自有文字的术法。那些书碑像流火落在中土大陆各地,不过最大的那一块就在洛邑。

那个最大一块碑文和遗迹就形成了眼前的那座丘陵,后世称为天书陵。

天书陵最开始的时候是任人参观和感悟的,毕竟术法都在一些书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