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开锋,就是一把剑尺。
然后他看到,挡住他的是一名青衣少年,手里捏着那把剑。他身后背着书箱,身后还跟着一头黑驴。
面有横肉的统领拦下了将要出手的几个军士,随后俯视着看着面前的青衣少年说道:“哪来的野崽子,跟你有关系吗?”
王之策挡在那辆马车前,面不改色的说道:“哪有妖族会光明正大的进城的,你不要刻意为难别人。”
“居然敢多管闲事。”
那位统领显然没想到这个少年会敢挑战他的威严,说道:“我现在怀疑,你也是妖族的奸细。”
妖族奸细?王之策愣了一下,哪里想到这个将军如此颠倒黑白。
“你有什么证据?”
“老子的话就是证据。”统领看着眼前碍眼的少年,一鞭子又抽了下来。
那道鞭子来的很快,不过王之策可不是那名老仆,早有准备,双脚移动,闪身躲过了这一击。
那名统领眼见一击不中,还没出声,身后那名军士握住长矛,想要再劈下来。这个少年居然敢挑衅自家将军,真是找死了。
王之策手里紧紧握着剑尺,斜斜的向着长矛而去,正是在坟墓前他对黑衣人用的第二招。
那一招对那个黑衣人没有什么用,但对付这把凡铁就足够了。
“铮”的又一声响,剑尺碰到那柄长矛,长矛应声而断。
那名军士一愣,还要握着手中剩下的半截兵器向王之策冲过来,反被早已经准备好的青衣少年一脚揣在胸口,向后摔倒到地上。
周围的商贩轰然散开,谁都没有想到,那个少年居然真的敢对军方出手,真是天大的胆子,难道他不知道,这个虎牢关里是有城镇坐镇的吗。
那个统领满脸怒气,他恨恨的看向王之策,“好小子,你等着,你完了。”
随后他喊来几名军士把马车和青衣少年围起来,不用先出手,他要回到城中禀报神将大人。
……
虎牢关的城池中,建造着很多供将士驻扎的行营,深处的那间屋子,就是神将大人的住处。
那个统领走过行营,走进那间屋子中,跪下行礼,向面前的那个大人禀告了那件事。
那是个身穿长衫的中年文士,面貌寻常,居然还有些书卷气。那人背对着那位统领,面前是一个书架,此时中年文士正在手里翻着一本书籍。
虽未穿甲,可那人却是实实在在的大梁第六神将,宋老生。
“你说你们去为难陈家的那个孩子,然后被一位牵着黑驴的少年拦住了?”
“是的,神将大人,末将从洛邑城里收到消息,说要我给那家人整些意外,最起码要拦上一栏。”
“陈家那摊子事儿,也确实是众矢之的,但是也没人敢真杀了他们。”
宋老生转头,看着那个统领说道:“所以你们现在搞砸了,来问我了?”
那名统领有些尴尬的说道:“本来就想侮辱一下算了,就是想表达出一些态度。没想到真有一个愣头青冲了出来,我们又不能真的杀了他们。”
“知道那个青衣少年的身份吗?”
“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窜出来的,跟个愣种一样。”
那个统领面色古怪的说道:“我都说了拦住可能私通妖族,就是让他别掺和,谁知道他昂着头就过来了。”
宋老生无奈的合上书,他虽然和陈家的那位陈家家主有过龃龉,但是他还真不至于对个晚辈出手。
如果是京都里的意思,他不介意顺水推舟,但是也不能太过分。
当年陛下还是皇子之时,曾经前往妖族前线战斗,那时节自己就跟随着陛下。但是陛下的伙伴当中,自己并不是战力最强的。
和陛下关系最好的那个人,出身行伍,虽然修行很晚,但是天赋极高,深得陛下器重。
比如说一起和妖族战斗的时候,那个人就喜欢冲在前边。比如他们后来带领重骑回到京都准备杀死原太子的时候,他们都是同袍。
后来陛下登基,分封神将,本来那个人也有份,可是他却不在乎,把这个名头留给了自己,最终被封为陈国公。
只是后来,那人生了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京都那夜满城都听到了一声龙吟,那个孩子居然是千年难得一见的真龙转世。
这孩子当然是天赋异禀,但是问题是那孩子不姓梁。那陛下是真龙天子,还是这个孩子是真龙呢?
宋老生轻笑了一声。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