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屋里把老人家的那把躺椅搬到院子里,缓缓躺下。
明天他就要离开,那时候就没有长春观庇护他,但是他并没有畏惧。天道院或许真的很难考,也许会受到很多刁难,但他也不在乎。
他也不担心自己会考不上,书读的多了,骨子里会变得骄傲。
书读的深了,便会觉得世上没有什么是新鲜事。
夜空星光明亮,仿佛当年一样,只是现在就剩他一个人。
无亲无友无故,同时也无所求,习惯了就不会觉得孤独。
他慢慢阖上眼,等待天明。
……
翌日清晨,王之策早早醒来,做好洗漱后就最后检查物件。
他把银票和房契都揣在身上,然后把水壶和王启铭留下的几本书放在小书箱里,走到院里,他把躺椅放进正屋,最后把所有的屋子都落上锁。
走到小镇的街道上,没有几步,就看到一个面色黝黑的少年牵着一头半大的黑驴往他这边走。
那是一头半大的黑驴,虽然谈不上壮硕,但是骑着还是没有问题的。
王之策给黝黑少年道谢,然后就看到宋金涛有些幽怨的黑脸。
“其实我觉得,人生也就那么回事。咱们吃好喝好就行,你为啥跑到京都那么远的地方。”
宋金涛有些期待的说道:“要不你就不走吧,我请你吃驴肉火烧好不好。“
王之策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拍了拍黝黑少年的肩膀。
虽然年岁不大,但是王之策身材还是比较修长,比黝黑少年要高上半个脑袋。
“你去京都要好好读书,争取扬名天下,然后多挣些银两,知道吧”
宋金涛攥着手里的缰绳说道:“你到京都,会不会遇到很好看很好看的姑娘?”
王之策愣了愣,说道:“还没有去,我怎么知道。”
宋金涛想了想说道:“你多读书,多挣钱就好,最好不要遇到好看的姑娘。”
“为什么?”王之策真的有些不解。
“因为我会气死的。”
宋金涛牵着黑驴,把缰绳递给王之策,也收下了银两。王之策看着那头半大的黑驴,觉得驴还是比马好使,所以十分满意。
长春观的赵老执事不知何时走了出来,王之策连忙行礼,然后道别。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三人走到天回镇外的路口,王之策翻身骑上了那头黑驴,向两人挥了挥手。
宋金涛想着,王之策的八两只够买一头残腿或者老死的驴,自己把父亲配种的黑驴牵了出来,不知道父亲知道后会不会揍他?
父亲只有他一个儿子,应该不舍得打死。
赵老执事想着京都物价那么贵,少年没有多少钱,也许考不上天道院,过几个月就回来了。
黑驴的驴蹄踩在山道上,虽然走的缓慢,但很是稳定。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少年十五马上飞,白发生头不得回。
没有骏马,有头黑驴也不错。
大梁开业九年,春风拂面,王之策十五岁,往京都洛邑而去,进京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