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婴灵志(1 / 3)

梦州 王渺 4257 字 1个月前

第55章湘西婴灵志

岭北泸州靠近边关,关外每有异动,城内便风声鹤唳,因此住户多为军户世袭,父死子继,陈家自然也不例外。

然而,作为陈家长子的陈望安,自小却只沉迷于卦术,行冠之年武不能持戟、力不胜雏鸡,身上没有一点儿将门之子的铁马风骨,一手《周易》《太玄》能倒背如流,他夜半挑灯排盘布卦,晨起独坐观星望气,平日里一边打坐一边在嘴上念叨着十里八乡各家的福祸,常能一语中的,时间久了,这“小卜仙"的名声也便传了出去。

永朔七年,陈老爷病死军中,而按照世袭律令,军职理应由长子继承,陈夫人清楚陈望安一旦参军便只有死路一条,于是连夜将他送往湘西,这泸林军副将的位子,也便顺理成章地落到了次子陈祈明头上。兴许是见陈望安整日与龟甲著草作伴,陈祈明自小便将振兴陈家的重任扛在了自己肩头,继而焚膏继晷,昼夜力学,晨起习剑,夜阑读经,闲时更兼丹青妙笔,泼墨成山,点染成花,行冠之年便已出落成一位能文能武、又善书画的少年英才。

永朔七年,当陈家长子陈望安开始在湘西摆摊算命,次子陈祈明也如愿加入泸林军,日复一日驻守边关,拒敌于千里。陈祈明善使长矛,每逢关外敌将来犯,必先冲锋陷阵,而除却武艺卓群,他还有运筹千里的本事,因此人送外号"龙牙郎",驻边七载,战功赫赫。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光盛元年。

这一年,光盛帝登基,天下大赦,陈祈明因此荣归故里,而他返回泸州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随母亲一同去湘西看望阔别多年的兄长陈望安。当时的陈望安已凭借超群的卦术在湘西城北混出了名气,他娶了当地盐商的小女儿崔氏,与她诞下一女,取名为"陈芳"。陈母与陈祈明前去湘西看望时,陈芳已有两岁,整日举着风车在院子里疯闹,扑倒了也不哭不闹,只是兀自爬起来继续玩,陈祈明远远瞧着她,只觉苦守边关数年塑成的铁骨正渐渐融化,于是当晚,向来不相信天命的陈祈明将陈望安约到门口的槐树下头,要陈望安为他算一算姻缘,陈望安却说陈祈明命宫隐现“天刑”之星,主血亲成劫,若要避此劫祸,三年之内不宜成婚。次年,崔氏又有了身孕,陈祈明去湘西探望时,兄嫂的小腹已然微微隆起,邻里都说这回怀的铁定是个男孩,唯有陈望安摇着头笑道:“非也,夫人腹中怀的依旧是个女娃,此女虽为巾帼,却有丈夫之气概、虎贲之胆略,他日必成大器!”

到了年末,崔氏果然诞下一女,陈望安为此女取名为陈星。女婴双颊丰润,似含露仙桃,一颦一笑便漾起浅浅的梨涡,陈祈明看着好生怜爱,眼看自己成家无望,索性留在湘西,将陈星当作自己闺女好生照看了一阵子。

到了光盛三年,陈祈明见三年之期已到,便返回泸州,一边照料病重的母亲,一边售卖书画、物色姻缘,年中,他收到陈望安的书信,说有位贵人资助他在梦州开了间命馆,在卖掉旧宅举家搬至城东的三进宅院后,他便会启程前往梦州,届时陈祈明可带母亲前来同住。

当时,陈祈明念及陈望安离开后,兄嫂崔氏一人照看两个女儿属实操劳,便回信婉拒,独自留在泸州照看陈母。

次年,陈母病逝,于丧礼上再次见到陈望安时,陈祈明却发觉兄长面色焦黄,颧骨嶙峋。

陈祈明听兄嫂说,陈望安在梦州经营的命馆生意红火、日进斗金,这叫他实在想不明白,究竞是何事叫陈望安在短短两年内苍老至此,行止颤然仿若风中残烛。

一番追问下,陈望安艰难开口,请陈祈明帮他做一件事。陈望安说,那位资助他开命馆的贵人千好万好,不但将命馆的地契直接交予他保管,还时常带着身边的皇亲显贵照顾他的生意,而此人唯一要他做的,也只有一件事。

一一占卜出永朔三年至今历年的黄道吉日,书于手记,且不能将此事传与外人。

“你可知湘西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幼童走失案?”在那之后,陈望安压低声音,神色凝重地问出了那个问题,“去年返乡时我才得知,那些走失的孩子,生辰皆是我占出的黄道吉日。”陈望安说到这儿,徐徐转身看向崔氏身边的陈芳与她怀中的陈星,眸底的愁苦转为坚毅。

他说,“我这里有份名单,上面都是生于吉日却还未出事的孩子,祈明,你挑几家日夜守着,我想知道,那些孩子究竞遭遇了什么。”与生俱来的刚直促使陈祈明接过了那张名单,自那时起,荷叶屏风徐徐展开。

不久后,名单上的孩子开始在他眼皮底下接连失踪,陈祈明一路跟着那些手上带着莲花刺青的人到了呈祥当铺,他记下沿途所见之人的样貌,入夜后再将其画上随身携带的手记。

埋伏数日后,陈祈明随曹家商队一路进入梦州,接近城郊时,他被惨遭暗卫追杀险些丧命,侥幸脱身后,他拖着受伤的腿找到命馆,将此行的发现悉数告知于陈望安,两人方才意识到这并不是一时兴起的劫掠。“我从军多年,一眼便认出那商队里有不少同僚,因此也能笃定此事并非始于民间,而是受朝堂之旨而为,家兄卜卦多年,自然也明白福祸难料、人命天定的道理,蝼蚁搬不动山岳,为求自保,我们决定不再追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