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才女(3 / 3)

涌起一丝不祥之感。

这两句诗似乎隐隐暗示了薛涛为爱漂泊不定、迎来送往的命运。谁能想到,后来竟真的应验了。

薛涛14岁的时候,父亲因为太耿直,得罪了朝廷里的大官,被贬到蜀地的成都。后来,薛郧又在出使南诏的途中染病去世。

这一下家里的顶梁柱倒了,薛涛和母亲一下子没了依靠。摆在薛涛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嫁人,可就她家当时的情况,想当正妻根本不可能,只能给人做妾;要么自力更生,打工养活自己和母亲。

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16岁的薛涛咬着牙走进了成都乐坊,成为一名歌伎。那时候的歌伎主要就是唱歌跳舞,陪那些当官的、有才的文人吟诗作对,是卖艺不卖身的。

对从小在书香家庭长大的薛涛来说,诗词歌赋就是她的拿手好戏。她人长得漂亮又有才,很快就在乐坊里出了名,成了成都乐坊的大明星。

王公贵族、文人墨客们纷纷慕名而来,不惜千金,只为能与美人共饮一杯,吟诗一首。像白居易、刘禹锡、杜牧这些大诗人都曾是她的座上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