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已是七月中旬,距离五月动乱已两月有余。
对于五月的那段动乱,京城中人还是谈之色变。
据说那一天,朝中官吏被人暗杀了八人,都是朝中举足轻重的官员。
因为此次的暗杀,朝中势力重新洗牌,以前太子和二皇子璃王势均力敌的平衡局面就此打破,变成三王鼎立之局。
各部官员都把怀疑的目光指向四皇子景王,因为此次动乱的最终受益者就是景王。
但是经过刑部,大理寺,京兆府三方一个多月不眠不休的查证,此次事件的主谋并非景王,而是被人特意引导向景王身上。
因为此次事件背后最为得益者是景王,让人很容易相信主谋是他。也就把所有人的第一查找方向引向景王。当所有人发现查找方向错误时,一切有关动乱和孤狼寨挷架时留下的蛛丝马迹均已被抹除,不留一丝痕迹。以至于真正动乱布局者,到如今为止依然逍遥法外,身份成迷。
而五月的那段动乱,除了打乱了朝廷布局。还有就是原定的八王妃及几位皇子的侧妃,因为被山匪掳走一天一夜才被救回,名声受毁,与各皇子的婚约至此解除。都被各自家族送去慧尼庵带发修行三年,洗去一身混浊,方可归家嫁人。
几人的遭遇也是引得不少人的同情。
路人甲 :“听说了么,那几个贵女可是倒了大霉了,原本都是要嫁入皇家,做那高高在上的皇家妇。如今飞来横祸,婚约就此做罢!”
路人乙 “谁说不是呢?不但婚约作罢,如今还要在在慧尼庵修行三年,等到三年过去啊,再回来已错过最好的成婚年龄了!”
路人丙 “就算回来了,这被掳的遭遇,也是不会再被世家大族及高门接受。以后婚配,不是嫁个小门小户,就是只能给人作填房的命了。怎不让人叹息!”
以上谈论,京城茶馆酒楼比比皆是。
要说此次事件中最让人揪心的,便是那几个月前才清醒的痴傻女子、太傅府的三小姐花落依了。
据说当晚花落依被匪徒逼至孤狼寨的一处绝崖处,为保清白跳了崖。而匆匆赶去的九王爷也随即跳了崖,自此俩人杳无音信,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因九王爷是为救花家女而跳崖,以致生死未卜,于是众人纷纷猜测,九王爷什么时候开始,对自己的未婚妻如此深情,以致不顾生死。
京城各处众说纷纭,各种关于俩人的爱情故事,也有了几种不同的版本。茶楼的说书人也开始说着九王爷与其未婚妻那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故事里的两位主人公是如何的恩爱不移,又是如何生死相随,可谓是赚足了听书人的泪水!
圣上闻听自己的九儿为救未婚妻而跳崖,自此生死不明时大怒,御书房里的茶盏被他生生砸烂了几套!弄的在御书房伺候的人这些天人人自危,生怕一不小心触怒天颜丢了性命。
圣上再怎么发怒,还是心疼自己的好大儿的,毕竟自己的儿子,再怎么样都比别人要金贵的,怎能为了一个女人而置生死于不顾呢?
也因此圣上在心里把那花家女给记恨上了!这还未成婚呢,就勾的自家好大儿不管不顾了,那成婚了还得了?这也导致他多少有点迁怒于花尚书,言语间多有编排之意。弄的花家老大尚书大人也是苦不堪言!
不管圣上心中如何去想,自己的儿子却不能不救,于是派出大量探子,甚至动用了京机卫,下令无论如何,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可如今两月过去,京机卫的人把整座山翻了个遍,依然不见两人身影,仿佛俩人凭空消失了一般。
众人都觉得九王爷和花落依已遭不测,不必再寻。这样的声音从民间开始传递,愈演愈烈。后来有官员在早朝上奏,附议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皇帝迫于压力,撤回所有寻找俩人的军队,只留下少许暗探继续打听俩人的下落。
太傅府福寿堂
花家老夫人病歪歪的坐在上首,待众人请安完毕,老夫人开口说话了 :
“老爷今日求见圣上,被拒于门外,想必已是放弃寻找三丫头了……”
老夫人的声音软弱无力,想来这两个月伤心过度,身体不如之前硬朗了。
“想起我那三丫头啊,怎么命运如此多舛哦!好不容易变机灵了,又遭遇山匪劫持,如今生死未卜,所有人都说三丫头没了,我老婆子不相信!只要一天没找到她的尸体,我就一天不相信她就没了!咳咳咳……”
花家老夫人说着说着就哭了出来,众人一见,只能忙着上前安慰:
“母亲(祖母)保重身体啊,三丫头吉人自有天相,必会逢凶化吉,您老得好好养好身体,等着三丫头回来孝敬您呢!……”
老夫人 见自家后辈一脸担忧的样子,心中甚慰,忙又叮嘱道:
“皇帝不找三丫头了,但是我花家不能放弃寻找!派出去的人继续找,绝不放弃,直到找到为止!”
花家众人本想再劝说几句,看见自家祖母(母亲)如此伤神,劝说的话堵在喉中,不敢再说什么,只能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