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过年,可杂货铺的生意依旧火爆。
镇上几乎所有能拿出钱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来杂货铺挑选一些年货。
他们的经济条件可比乡下好多了,地震后,钱庄开门,他们便把钱庄存的银子取了出来。
在杂货铺,饮料和啤酒尤其受到追捧。伙计们在货架前,详细的给大家讲解饮料啤酒的开罐方法和饮用的适宜人群。
“这个可是啤酒哦!小孩子千万不能喝,容易醉的。”伙计笑容可掬的解释道。
“这个饮料,小孩子肯定喜欢喝,还有各种果香的味道,里面有气体,开罐的时候,要多加小心哦!不然……”
“不然怎么样?”围在旁边的人群好奇的问道。
“不然……呲的你满脸开花!”伙计故作夸张的表情,引得大伙儿爆笑连连。
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娃,看到货架上五颜六色的包装袋,一个劲儿的往篮筐里面放,塞得满满登登。
“宝儿,快放下,我们是来买米的!”母亲在一旁,一边往外捡,一边低声呵斥道。
孩子听后,放声大哭:“不嘛!不嘛!娘,你答应我的,有卖吃食的,你要给我买好多好多,现在有卖的,你却反悔了,呜呜呜……”
哭诉完,坐到地上便不起来了。
又引得围观的人,一阵哄笑。
看女人的言谈举止,就是大户人家的,应该不差钱,有人便劝道:
“这位夫人,地震后,孩子们都受了不少苦,好不容易杂货铺开业,有这么多吃食,大过年的,就让孩子买一些吧!”
“是呀!是呀!”伙计也在一旁借势劝道。
女子抹不开脸面,拉起小男娃道:“快起来,今天过年,娘给你买便是了。”
小男娃闻言,顿时眉开眼笑,跟着母亲一起下楼结账去了。
到中午,杂货铺关门歇业!纪永宁和账房先生,伙计们,拉了小半车年货,也回到太平庄过年去了。
留在太平庄里的村民,已经在新搭建的木棚里,扯上太阳能灯,点燃木材炉,摆好桌椅。一共五十多桌,每个桌子上都是八菜一汤,就等着纪永宁他们回来。
伙计们把啤酒饮料搬下车,坐好开饭,几百人举杯畅饮,有说有笑,一顿饭一直吃到日下三竿。
晚上,女人们都聚在一起包饺子,五百多口人,足足包了半宿。
十点多,一群孩子跟着大人们,在路上摆上几百米长的大红鞭炮,几十个大型礼花。
这是莫萧萧特意给太平庄的村民们过年准备的。
子时一过,纪永宁点燃引芯,顿时鞭炮齐鸣,随着一道道亮光冲向天际,夜空瞬间如同白昼一般。
五彩斑斓的烟花,像无数颗璀璨的星辰,从地面腾空而起,划破夜幕的宁静,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孩子们的打闹声、男人们的说笑声,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又热闹的画面。就连向来对鞭炮不甚喜欢的女人们,也都聚在一起围观,时不时的发出惊叹。
莫萧萧这边,也是忙到中午。
贴完春联,关门歇业。母亲在家里已经准备好午饭,跟父母吃过饭,下午又美美的睡了一觉。
晚上五六点钟,莫萧萧被母亲喊醒,该吃年夜饭了。
母亲王爱平做了一大桌子菜,黄焖鸡,粉蒸肉,带把肘子,小酥肉,四喜丸子,梅菜扣肉,烧三鲜,清蒸鱼,还有一个炝凉菜。
三口人围坐桌前,莫成林开了一瓶红酒,每人倒上一杯,举杯说道:“预祝我们家明年日子红红火火,生意蒸蒸日上,干杯!”
“干杯!”母女二人同时举起杯,三人碰杯,一饮而尽。
吃饱喝足,莫成林夫妻二人收拾完碗筷,三口人一起包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十二点整,莫成林带着莫萧萧到超市门口放礼花、鞭炮。
每年春节,都是这样过来的,虽然平淡,但也其乐融融,幸福满满。
莫萧萧看着天空散开的礼花,心里默默想着,不知道纪永宁那边,是不是也在热热闹闹的过大年,放鞭炮,守岁,吃饺子。
……
初一一早,莫萧萧早早起床,换上新衣服,来到超市。
新的一年开始,莫成林打开店门,放了一大挂鞭炮,预示今年开门红。
莫萧萧去了地下室,看到了纪永宁给她的拜年信,还有一个荷包,里面装着一个玉镯,这是纪永宁昨天在银楼精心挑选的,给莫萧萧的新年礼物。
旁边还有一个大布袋,莫萧萧打开一看,全是银锭子,碎银子和一贯贯的铜钱,这是古今自选杂货铺这两天的营业额。纪永宁拿出十两银子买了玉镯,剩下的全部给了莫萧萧。
莫萧萧开心的收起玉镯和布袋,给纪永宁回信拜年,表示感谢后,便回到超市。
员工们八点准时上班,互相拜过年以后,莫萧萧每人发了一百元红包,大家高高兴兴的站到自己的工作岗位,顾客就开始上门了。
纪永宁那边,乡亲们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