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向东被抓了 那就自己玩(3 / 7)

闹出来那会儿,全国都闹口罩荒。各地停工停产,大家都乖巧安静如鸡地隔离在家时,槐北人便以家庭为单位迅速生产起了口罩原料喷绒布以及生产喷绒布的机器。

且不论这事到底违规不违规(大概率是违规的,后来好像当地好多人被处理了。),单是人家的商业头脑,就足够让王潇竖起大拇指,夸一声:厉害。

这就是眼里有钱的人啊。

不管啥时候,人家都能发现商机,迅速切入,立即行动。

槐北人知道她手上有大批苏联产相机和手表,能意识不到其中存在的利润?一旦反应过来,他们想的估计不单是从她手上拿货,而是直接包圆她的货了。

唐一成难以置信:“他们好大的胃口,这么多也能吃得下?”

王潇笑道:“你别小看他们,他们能卖遍大江南北的。”

“那就让他们包圆?那倒省事了。”

“怎么可能?”王潇挑高眉毛,“他们包圆了,定价权不就在他们手上了吗?他们非要包圆的话,行啊。这批让包圆了,下批什么时候到我自己都不知道呢,等下一批货来了再说。”

唐一成本来还想坐下来歇口气喝口水呢,这下完全坐不住,直接问:“什么时候出发,我去火车站订票。”

因着王潇有个金宁大饭店顾问的头衔,所以她可以靠这层身份弄到卧铺票。不是软卧是硬卧。

不过唐一成自己过去的话,硬卧已经足够。他以前坐火车站了天夜的时候都有。

王潇这回真乐了。果然吧,人都是锻炼出来的。上次唐一成还抖抖索索地想让她带着才敢去交易,这回他都主动请缨了。

“行,等我验过货再发过去。”

这次的服装厂虽然先前也合作过,但它家胸罩质量如何,她真不知道。内外衣服的手艺还是有差别的,她不亲自验了货物她可不放心。

作为一个网红主播,选品不上心,那是在砸自己的招牌。

王潇抬头看了眼时间门:“走,正好跟向东打声招呼。”

服装自选超市搞起来了,围着超市的柜台可还空着呢,正好用来摆放苏联货卖。

两人跑到人民商场,没进大门先迎头碰上了向东。

他一见王潇便皱起眉头,唉声叹气:“不行,他们不肯。”

啊?王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虽说劳动是人的权利也是义务。但就这些大哥大姐的工作状态,她真看不出来他们有多热爱工作啊。

都摆烂到这份上,一个个活像顾客欠了他们八辈子钱的德性,为什么还要坚持站在柜台后面?

向东也恼火:“觉得他们饭碗高贵,我居心叵测呗。”

此话怎讲?

哎,这得从计划经济时代售货员的“八大员”超人地位说起。

物资紧张的年代,售货员作为能直接接触到物资的人,自然具备了购置紧俏货的特权。而所有的特权都能轻易变现,相应的,他们自然拥有不足为外人道的灰色收入和福利。

现在售货员们拒绝干拿工资不上班,就是觉得自己的特权被没收了,他们当然不乐意。

王潇都叫气笑了。

这帮人,当现在是1961年还是1971年啊?

请问眼下哪家商场不愁货压在仓库里吃灰?又有哪家商场不想方设法把货卖出去?

还俏货特权呢,真是活在梦里!

向东苦笑:“他们也没说岔。以后要怎样,哪个讲得清啊。”

王潇总不好充当先知,只能就事论事:“那他们想怎么办?”

别告诉她,他们对吃空饷不感兴趣。

她自认为节操不高,但也从不敢奢望旁人的节操比她更高,尤其是享受惯了特权的人。

“他们想拿两倍工资。”

王潇失笑,头摇成了拨浪鼓。

是她想岔了,外资企业跟个体户的地位大不相同,肯德基能用的招儿向东撑不起来。

“不行。”王潇直言不讳,“你今天答应了,过不了多久,他们说不定敢开口要倍工资了。这是个无底洞。你掏了钱,他们照样能随时反悔。”

因为他管不了他们,他没有他们的人事管理权,商场也不会为了他这么个小小的个体户去得罪端铁饭碗的职工。

对外资企业毁了约,他们还要担心个会造成不良的国际影响。

对个体户,自己人的外人,那还不是想怎么捏把怎么捏把嚒。

唐一成跟着担心起来:“那后面怎么办?服装自选超市不搞了?”

他还指着这边能出一部分货呢。

向东同样不甘心:“我再去其他商场问问看。我们这边生意好,难道他们看了都不眼热吗?”

只要眼热,愿意让他承包柜台,那他就换个地方再把超市搞起来。

王潇伸手拦他:“做生不如做熟,你索性接着烧灶。现在不想让你搞承包的是售货员们,并不是人民商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