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骊宫三日(三)(2 / 5)

周武故事 鬼的笔名 9370 字 2017-01-27

赵构就道:“还不是表姐夫太吓人了。”

皇帝哈哈大笑,说:“就冲你这句话,朕就可以摘了你的脑袋。”

场面上一静。

赵构状若无赖地往地上一坐,打了个酒嗝:“摘吧摘吧。臣的这条命,本来就是陛下的。”

皇帝狡黠地一眨眼,道:“得了,你的脑袋先寄这,且过来,朕有话问你。”

赵构说:“哪有寄着的道理,摘是不摘,给个准话啊。”

皇帝嘿了一声,手指虚点赵构,向左右道:“这小子,是不是跟当年章平侯一模一样?”

常侍都是年轻的世家子弟,自然不懂皇帝的意思,只有仲思笑道:“陛下明鉴,赵都统醉后耍赖的样子,的确和赵侯爷如出一辙。”

皇帝点点头,叹道:“一晃眼二十五年过去了。当年章平侯跟赵相闹翻,负气出走,践行酒会上耍赖要朕把西北交给他。朕初继位,正焦头烂额,西北又边患不断,到底放手让他去了。哪里料到,此去十余年,再也没有见面。若非八年前燕人叛乱,你父亲万里迢迢赶来长安,朕还不知道,原来他也已经两鬓生霜了。”言毕,眼中居然有点点泪光。

赵构说:“父亲也很想念陛下。我在西北的时候,一年之中最大的事就是给陛下准备年礼。父亲恨不能把整个西北都搬来长安。”

皇帝笑道:“所以他把你留在长安。”

赵构也笑:“是。臣离开父亲时已经十五岁,也还哭了鼻子呢。”

皇帝叹道:“难为你。长安到底不如西北自在逍遥。”

赵构摇头:“能代父亲尽忠,臣死而无悔。再说,长安的烤羊的确比西北烤羊好吃些,父亲诚不我欺。”

皇帝连连叫了几声好,道:“赐酒!”

赵构也不客气,拿过侍者端来的酒就喝,自己喝了不够,还要把赵安从地上扯起来:“陛下面前就别装了。长安桃花酿,离了陛下这里可哪儿都找不着。”

赵安抬起头来望着皇帝,见皇帝含笑点头,才去拿赵构递过来的酒杯。

皇帝说:“你把你弟弟也带得贪杯,等章平侯知道看他怎么罚你。”

赵安一哂:“赵家人有几个不贪杯的,我父亲自己都顿顿不离酒肉。何况,”他举起杯子遥遥敬了皇帝,“陛下赐酒,谁敢不喝呢?”

皇帝说:“喝了朕的桃花酿,就要吐露真言了。”

赵构放下酒杯,故意不去看周围大气不敢出的人群。

“陛下有话,询问便是。赵构若有一字虚妄,就罚我赵氏满门暴毙,尸骨不存。”

这话说得严重,连皇帝也愣了一下。

皇帝说:“好!你性子耿介,和那些心怀鬼胎的人不同,朕很喜欢你。”

周围贵胄臣子,表情各异。

“赵安来找你,是否长安出事了?”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赵安张口欲言,被赵构压下去。

赵构眸光被酒气一熏,灿若星子,整个人散发着介于潇洒和肃杀之间的气息。

“陛下,”赵构说,“赵家在,长安不会出事。”

皇帝笑道:“朕知道。”

赵构端正跪好,磕了一个头:“过去数十年,赵氏气焰嚣张,以至于冒犯天子。微臣斗胆,代赵氏各家,向陛下谢罪。”

皇帝一摆手:“都过去了。”

有这句话,开年以来的数万鲜血都可以抹平。

仲思弓着背,垂手侍立在一边,仿佛一尊泥塑。年轻的常侍之中却有陡然抽气的声音。

不怪他们,是这句话分量太重。

皇帝心情明显好起来:“起来吧。这里地势低湿,跪久了膝盖要受寒。朕还指望你们兄弟替朕去带兵打仗,开拓疆土。”

赵构、赵安跪在地上谢恩,叩头三次,然后站起来。

也许真的跪得太久了,赵构站起来的时候,微微踉跄了一下。

皇帝看在眼里,继续说:“这段时间,婉儿也受了很多苦。朕打算册封她为淑妃,你们觉得如何?”

旁边席位上的刘、魏、陈三家立马要说话,刚开了头:“陛下……”

赵构打断他们道:“陛下家事,自然听从陛下心意。赵婉儿性子急躁,磨炼一番也好。”

皇帝满意地点头:“朕昨日已经将口谕传往长安了。”

众人又是一愣。传都传了,消息又瞒得这样好,皇帝既然心意已决,何必再问?

季相先反应过来,却不自己出头,而是推了推身边的司马太尉,司马太尉机灵,马上道:“恭贺陛下重获美人。”其他人连忙跟着附和。

皇帝呵呵笑,君臣一派其乐融融的样子。

屏风那边却传来哗然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