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目光也都落在了陆开泰身上。
陆开泰却不看众人,而是看向身后高大巍峨城墙:“城阙辅三秦。”
大国手杨修猛然一惊,手中茶杯猛然一晃。
这句诗虽是只是简单,但气势磅礴,同时还将这幽幽古城的历史概括。
“风烟望五津。”
此句乃是接上句,有登高望远之意,五津二字,又有俯瞰天下之姿。
他不由想起了如今的岳麓书院,屹立千年,虽是饱经战火,不复往日荣光,但终将厚积薄发,俯视天下群雄。
宋道元也是极为惊讶,仔细审视陆三阳。
嗯,以杨兄这学生的诗词水平,这两句五言,想必已经是绞尽脑汁了。
哎,可惜呀,倘若能保持水准,说不定能与朱广义一较高下。
三位老师里,诗词水准最高的明山居士咀嚼着两句诗,心中五味杂陈。
千年城墙,屹立不倒,临高远望,志在千里。
此诗正中他此时的心境。
可他一个未经宦海浮沉之人,又如何会有这种感受呢?
只听陆开泰一语成珠,连吟两句,仿佛是在回答他心中疑问一般。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明山居士斑白的双鬓微微一震,看着陆开泰。
仿佛他不是他的学生,而是多年的老友,是现在才发现的忘年之交。
只可惜呀,此一去,他却要离开这些老友,离开他待了几十年的岳麓书院。
心中豪情壮志,顿被离愁别绪淹没。
前途孤寂,年事已高,此行别无他人,心中壮志恐怕难酬呀。
杨修和宋道元想着多年老友独自赴任,或许多年才能一见,心中也是怅然若失,顿觉老泪纵横。
只见陆开泰却精神突然一震,看向远方,神情高涨,音量随着满腔豪情奔涌而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