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进城(1 / 2)

溶月映流年 秋水惊鸿 2796 字 2023-12-07

走了将近一个时辰,李溶月发现李松然断断续续地有点掉队,仔细观察发现他在沿路采草药,怀里还鼓鼓囊囊的,估计全部都是草药。

李溶月没有理会他,反正李松然能跟上脚程就行。

又走了一个时辰,终于在天黑之前下了山,走到了县城。

当李松然在城门处看到“怡水县”三个大字的时候,开心得差点飞起来,他终于不用风餐露宿了。

但李溶月仔细观察了周围后,发现有些不对劲。逃荒过来的难民要么坐在城墙边上休息,要么就在城门口守着,有车马进出的时候顺便乞讨一下。

李溶月一行人刚想进城时却被一个身穿护甲的官兵拦住了。“想要进城,一人交一两进城费。”那个官兵粗声粗气地说。

刚来到这个世界四天的李溶月和李松然有点懵,不知道一两是多少钱。

但奶娘却满脸愁苦地跟官兵说:“官大爷,进城一人一两,四个人就要四两了!这可是我们农家人一年的花费啊!能不能少一点。”

另一个官兵看到奶娘在这里讨价还价,不耐烦地用手里的长矛对着奶娘凶巴巴地说道:“废话少说,想进城就交钱,没钱就赶紧滚。”

李溶月和李松然听到了四两银子是农家人一年的花费时,顿时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守在城门附近了,逃荒过来的难民身上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银子,他们既没有钱进城,又不想绕过怡水县往前走,所以只能在这里徘徊。

李松然看到这群官兵仗势欺人的样子,瞬间拳头握紧,想上前揍他们一顿,但被李溶月制止了。

这时,奶娘从心疼地从怀里掏出四两银子,十分不舍地递给了守门的官兵。

官兵接过银子掂了掂重量:“早给钱不就行了吗?废话那么多干嘛!”说着,就示意同伴开门。

李溶月没想到奶娘还留有银子,还能这么顺顺利利地进了城。

看到官兵们放衣着脏兮兮的李溶月一行人进城,在门口徘徊的难民也想跟着进去,却被门口的官兵喝止住了。

“奶娘,你的包袱不是留在牛车上了吗?”李溶月问道。

陈荷花摸了摸衣袖,有点得意地说:“包袱里面的都是衣服,贵重的东西肯定要随身带着,以防万一。”

“奶娘真是聪明。”李松然马上拍马屁道:“我要吃肉,奶娘,你可不能反悔哦!”

“好好好!不反悔。”奶娘怜爱地抚摸了一下李松然的头。

进到怡水县内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叫卖声不绝于耳,马车、牛车、行人来来往往。虽然算不上很热闹,但却是李溶月穿越以来见到的最繁华景象了。

“安定县的灾情那么严重,怡水县没有受到影响吗?”李溶月看到一个赶着牛车慢慢走来的老者,便疑惑地问那老人。

“吁!”老人听到李溶月的话后,便拉紧手中的绳子让牛车停了下来,“怡水县的北边虽然也受到旱灾,但却不是很严重,再加上县令调度得当,怡水县人们的生活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那为什么让官兵关闭城门,还要交钱才能进呢?”李松然突然插嘴。

“去汴京城又不是只有怡水县一条路,没钱的难民可以沿着官道绕过县城,只不过要多走一天而已。”老者摸摸拉车的黄牛解释:“别看县城现在人来人往,我听别人说这里的余粮不多了,县令老爷下令收银子既可以防止难民进城生事,又可以增加城内的收入。再说了,边陲的难民朝廷都不管了,小小的怡水县怎么管。”

老者说往后就想赶着老黄牛回家,刚想走了,又似乎想起了什么,回头对李溶月他们说:“城外的山脚下有一座破庙,虽然环境不好,但却可以遮风挡雨,你们不嫌弃的话可以到里面去住一晚。”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溶月环顾了街道四周,真的没发现一个穿着破烂的难民,当然除了他们四个人。

“我们今晚怎么办,住破庙吗?”李松然关心地问。

“那你想住哪?住客栈吗?”李溶月面无表情地说。

李松然识趣地不说话,奶娘倒是摸了摸李松然凌乱的头发安抚道:“剩下的银子还要留下来赶路呢?公子不要伤心,奶娘给你买肉烤来吃。”

在去城外的路上,奶娘真的去猪肉摊花了20文钱买了两斤猪肉,又让肉档老板切成小块拿油纸包好,到前面的摊子里面买了些盐,便背着剩下的干粮拉着李溶月他们往破庙方向走。

几经波折,问了好多个路人,终于找到了赶牛老者口中所说的破庙。

破庙不大,大概有两米高,屋顶上的瓦片十分完好,柱子房梁看起来也很结实,地板是用青石板铺过的。但是由于长时间没有人来,青石板已经积满了灰,庙里面的土地爷已经不见了,剩下一个香案放在那里,香案上还有几滴陈年蜡油,似乎宣示着它曾经的作用。

破庙后面是山林,前面一条小河,河里面的水虽然已经见底了,但还没有断流,破庙两边都是翠绿的树木,奶娘扯了破庙房梁上用来装饰的破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