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3 / 3)

她在上次观展时试过的。

才想起那天的展览除了品牌入驻国内的揭幕仪式,还有民国时期一大家族珍藏珠宝首饰的拍卖前展览。

另外几个盒子里,除了古董珠宝,还有一件第五的作品,李羡之所以能认出来,是因为第五那天说这件估价最贵。

是那个旧铜色嵌红碧玺的鸟笼,形制精巧。

一旁附了桌上东西的明细表,李羡拾起来,一眼看到价格栏里长串的数字。

“这样啊。”李羡抿唇,她一手拿着杯子喝水,眼睛仍然盯住明细单,“这些价格都不低呢。”

“第五刚回国,这几件给他抬面子,算是人情。”孟恪说,“至于珠宝,除了佩戴,大多还有投资属性,毕竟这种东西没有遗产税。这几样戴着玩吧。”

前面几句勉强能听明白,最后一句叫她疑惑,“不是投资吗?”

“算不上,这几件还不至于。以后去港岛拍些有趣的,不带回来,那种算是藏品。”

李羡其实没听懂,却非常达观地微笑,也许是见过太多,她已开始对这些闪光熠熠的小东西产生免疫力——也许从容的底气就是这样来的。

孟恪回头看她,她没头没脑地说:“你听过赫拉克勒斯遇到两位女神的故事吗?”

他眉头稍抬,说讲讲。

/

十:

从巴黎到巴塞罗那,节目拍摄继续。

拍摄行程紧张,然而再紧张也不能将人完全异化为工作的工具,挤一挤时间,总要出去玩两圈。

才到街头就遇到难题,翻译不在,剩下的人不知道怎么跟当地人打听一个景点。

节目是中英双语主持,英语技能最好的李羡被推出去问路,厚着脸皮拜托一个当地的姐姐带一众人找到景点。

同事不经意间感叹:“我的六百五十多分的六级真是白考了。”

李羡努力回忆自己当年考级考了多少分,早已记不清,但一定没这位同事高。

“真的吗?可是你看起来一点特别松弛,这就是主持人的专业素质吗。”同事感叹。

李羡笑了笑,想起一年前的一件小事。

那时在巴黎街头闲逛,遇到一间书店,她鬼使神差走进去,面对浩瀚书海,陷入无从选择的尴尬。

店内温暖如春,几排书架,客人和店员各自忙碌,李羡站在拉美文学分区前,看过好几遍,眼底一片茫然。

她略显局促,用手机翻译查找自己想要的关键词,数次看向店员,又数次挪开视线。

到底还是鼓起勇气,excuseme。

那时她还是怯的,将提前翻译好的句子背出来。

法国人太热情,从声音到咬字将她夸了一番。

这是她此后可以开口的契机。那时从来没有想过,小小的蝴蝶煽动翅膀,会给人生打开新的局面。

至于松弛感,是她觉得意外的,她很少察觉自己有这个特点。

莫名地,脑海中浮现一个人跷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低头看手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