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危在旦夕(3 / 4)

里,这是拿准了西戎骑兵不可能从陈留走水路到黎阳的决断,倘若万一呢?

“你速派人去查看陈留至黎阳水路的情况!”张若谷左思右想还是不放心,现在的黎阳不能犯任何错。

“不用去了!你猜得没错,程潜言的人都已经登船了!”顾默的声音响起。

张若谷示意石猛赶紧去通知苏鼎一,就在他刚要出门的时候,围墙外突然射了一支箭进来,石猛飞身就扑倒了张若谷,护在他身上,顾默则是直接一个梯云纵飞出墙外,想要抓住那人。

过了好一会儿,石猛上前捡起了那支箭,上面绑着一封信,看来来人并非刺客,他把信交给了张若谷。

“禁军有变,速防!”张若谷看着这几个字,觉得有些眼熟,但送信的人明显不想让他知道自己,刻意遮掩了笔锋。禁军有变,他重复了一遍,顾默这时候返回了府中。

“我刚刚查到,庞远曾和陈浩在一个小队里,我正想告诉你要提防禁军。”顾默仔细看了看那张字条,又看了看那支箭,他查到陈浩和庞远的关系时,也是因为这样的一支箭,黎阳何时多了这样一个组织?

张若谷苦笑了一声,说道:“陛下不会再让我接触禁军的。现在就期望苏将军能胜,先除外患,再解内忧吧。”他说完话似乎想到了什么,便匆匆出门了。

“李大人。”张若谷来到了李显耀府上,此时唯一能跟禁军说上话的也只有李贵妃了。

“穆亲王不妨直言!”李显耀看着心事重重的张若谷,直接问道。

张若谷对李显耀耳语了几句,他脸色大变,随即说道:“难怪我说乐逍王稳坐钓鱼台,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如今看来,他们的胜算远远大过我们。”

“事不宜迟,劳烦李大人了。在下还要赶往朝阳山,就先告辞了。”张若谷行了一个礼就退出了李府。

就在张若谷赶往朝阳山的路上时,就遇到了溃败的黎阳军队,他还是没能来得及,只怕凌晨程潜言的部队就要兵临黎阳城下了,此时再去前线已经没有意义了,他只得沿途整合残部,率领他们回到了黎阳城。

“报!苏鼎一将军战死在朝阳山!我军被斩首两万。”黎阳的朝会在这样的噩耗中拉开了序幕。

武帝整个人呆坐在龙椅上,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朝臣们更是惊恐万分,所有人心中都蒙上了一层阴影,上一次西戎打到中原都城还是几百年前的事了。

在阵阵惊呼声后,朝堂陷入了沉默,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在等待着武帝,他会做什么样的决定呢?迁都暂避锋芒?还是同西戎决一死战呢?张若谷始终沉默着,如今要以黎阳城的八万人迎战程潜言两路三十万大军,这个仗该怎么打,黎阳再输就是末日了。

“朕,决意委派穆亲王迎战西戎,一切军政事务交由穆亲王决断!他的命令就是朕的旨意!”武帝痛苦的闭着眼睛宣布了这个决定,自己的猜忌把黎阳拖入了绝境,这一战关乎生死存亡,如今黎阳依旧只有张若谷堪当大用。

武帝说完话就转身回去后宫了,这时没有人还有信心,黎阳从出征西戎到如今没有一场胜仗,哪怕是主将换成了张若谷,他们都失去了信心,整个军队更是毫无士气可言,临危受命所有重担又来到了张若谷的肩上,李显耀走过来拍了拍张若谷的肩膀,这一刻他就是黎阳唯一的仅剩的希望了。

张若谷没有在朝堂过多停留,就匆匆赶到了城门口,他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指挥军队作战,他希望生灵涂炭的惨剧可以从此终结,黎阳不能输!他看着士气萎靡,伤员满营的黎阳军队,他不能没有信心,他不断的鼓舞着自己。

“伤员共计一万人,重伤五千人,可参与作战的军队仅剩七万人不到。”赵成手缠着绷带前来禀告道。

“我军为何会败得如此惨烈?”张若谷看着赵成问道,他清楚黎阳军队的战力,

“哎。还不是……”赵成欲言又止,有些话他不能说,哪怕早就看出了问题,他也不能说。

张若谷懂了他的意思,也不再多问,示意他赶紧去休息,此时不知道西戎王是否已经组织起了军队,也不知道白晨薇找到了她的王叔了吗?他急需要一支奇兵绕后牵制住程潜言,此战唯一的胜算就是民心,就是西戎王在西戎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有此他才能揭开大祭司装神弄鬼的面具,瓦解这支军队的战力。

就在张若谷苦苦思索战法之际,在传令官话音刚落之时,西戎的王旗出现在了黎阳城外,他们终究还是来了。

程潜言一马当先看着这座他熟悉又陌生的皇城,他十多岁离家至今,他用兵临城下的方式回来了。他想起了当年自己饥寒交迫之时,是乐逍王那备受冷落的母亲探亲路上遇到了他,给了他许多吃食和衣物,让他能够活着去到了益州,没有那个人,十多年前他就应该死在去益州的路上了,这辈子仅有的温暖竟是来自一个萍水相逢的人,这份情就用一个天下来偿还吧!

程潜言隐约看到了城墙上张若谷的身影,他们同为少年天才,同样凄凉的遭遇,在他眼里似乎只有张若谷配做他的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