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危在旦夕(2 / 4)

的子民安居乐业,为何又要带他们卷入战火,黎阳不曾亏待于你,给你保留军队,保留王号,不是为了让你反叛黎阳的!”张若谷盯着北狄王说道。

“我……”北狄王惭愧的低下了头,西戎王的使者给他描绘了一个北狄的盛世,如今想想,有什么盛世能比子民安康,百姓幸福更为实在呢,不过是一己之私,死的却是无辜百姓。北狄王就要朝着张若谷跪下来,被他一把拉住。

“你不过是受奸人挑拨,为兄不怪你!兄弟之间,有什么误会都可以坐下来聊,动刀兵就大可不必!”张若谷看着北狄王的表情变化,他知道北境从此平安,程潜言的在北边的算盘落空了。

张若谷趁势继续说道:“西戎承诺你的,黎阳都给了你,黎阳北狄互相通婚多年,一家人就不要同室操戈了,你说呢?”

“穆亲王,我,我对不起你!我是被乌云蒙了心,我对不住大哥你!对不住黎阳,对不住北狄百姓!”北狄王说着说着又要跪下去。

“好了,现在家人有难,你该如何?”张若谷拉起了他说道。

“北狄愿同黎阳共进退!”北狄王斩钉截铁的说道,眼前这个男人总是让自己敬佩,他身上总有着一种超乎常人的气场,见到他就有一种想要跟随他的冲动。

在两个人拥抱过后,北狄王将北狄五万铁骑悉数交到了张若谷手上,北狄王为请罪,请命为平叛先锋。张若谷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北狄百姓需要你,刀剑无眼,剩下的事交给为兄了!”他心里其实不放心由北狄王率部深入黎阳腹地,一旦有变,就是引狼入室。

“报!蓉城被破!”

“报!临安告破!”

“报!姑苏城我军惨败,西戎斩首一万!”

噩耗不断传来,整个黎阳朝堂死寂一般,武帝一言不发的看着众人,他们脸上或绝望或不解,为何如此形势,还是不启用张若谷领兵破敌,仿佛此时他才是黎阳的主心骨,李显耀脸上表情复杂,靖宁王已经败无可败,黎阳危在旦夕!而那位乐逍王依旧每日纵情声色,这场危局似乎同他无关一样。

“诸位说说吧,该当如何?”武帝终于说话了。

第一个打破沉默的人正是包旦,他建议黎阳启用张若谷,这话一出,许多朝臣纷纷点头赞同,都认为非穆亲王不行!司马闻达悄悄看了一脸怒气渐渐浮现在脸上的武帝,站了出来说道:“莫非是我黎阳无人了吗?这黎阳究竟是圣上的,还是他穆亲王的?”这话一出,李显耀无奈的叹息了一声,火烧眉毛了,朝中还有这等小人挑拨离间。

武帝看了一眼司马闻达,他一直默许他这些年的胡作非为就是因为这样的人比能臣更忠,比直臣用起来更称手,司马闻达继承了司马家的政治智慧和能耐,同样他也继承了司马家对帝王的了解。

“司马大人言之有理,不知心中是否已有人选?”武帝提高了音量将群臣的讨论声压了下去。

司马闻达随即说道:“苏鼎一将军前些年因伤在家休养,如今黎阳有危,想必他义不容辞!”

武帝大喜,他深知苏鼎一的军事才华,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对自己更是忠心耿耿。若不是因为这些年张若谷光芒太盛,自己又有心提拔靖宁王,才让苏鼎一的战功看起来那么寻常。

“就如司马爱卿所言!朕命苏鼎一为平叛将军,总领一切军务大事!”武帝不容置疑的口气。

李显耀抬头看了看变得有些陌生的武帝,他没想到这样的时刻,他依旧不愿意用张若谷,苏鼎一这些年的身体情况非常不好,虽说兵行险招,但这赌气似的任命,如何能将命悬一线的黎阳从悬崖上拉回来。

“报!潼关告破!西戎二十万大军朝着黎阳城而来!”又是一个噩耗,黎阳王朝已被西戎夺了一半的城池,过了潼关,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朝阳山,只要翻过那里,黎阳城就要面对敌方最精锐的部队,眼看决战就在眼前,苏鼎一真的可以力挽狂澜吗?

张若谷迟迟未归,李显耀不禁担忧起来,莫非真如自己预料的北狄有变,倘若如此,腹背受敌的黎阳怎么守得住呢?还有一个不安的因素还隐藏在黎阳城中,这一切的一切让人绝望。

“报!穆亲王率北狄铁骑五万,边防军两万回援黎阳,已到北门外!”众人听到张若谷终于回来了,都长长叹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都放松了些,武帝看着他们的神情变化,内心的火气就要喷发。

“传朕指令!所有援军北门外原地驻扎,统一交由苏鼎一将军指挥!”武帝强压怒火的说道。

深夜不眠,张若谷站在府中的花园内等待着南越的消息,终于听到了石猛的脚步声。

“少主,曹大人那边一切安好,南越危机已除。”石猛行了一个礼说道。

张若谷心中长舒一口气,剩下的就要看苏鼎一了,这位黎阳名将是否是程潜言的对手呢?从这些日子的交手记录来看,程潜言就喜欢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的军队常常会出现在别人想不到的地方,如果这么说来,他是否会循规蹈矩的进攻朝阳山呢?苏鼎一重兵布防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