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孔明智激孙权(2 / 2)

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乃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事之不济,此乃天意也。又安能屈处人下乎!”

孙权听了诸葛亮此言,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

孙权众谋士都哂笑而散,鲁肃责备诸葛亮说:“卧龙先生何故出此言?幸是吾主宽洪大度,不当面责骂你,先生之言,藐视吾主甚矣。”

诸葛亮闻言仰面笑道:“汝主何如此不能容物耶!我自有破曹之计,他不问我,我故而不言。”

鲁肃曰:“果有良策,肃当请主公求教。”诸葛亮回道:“吾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我一举手,则皆为齑粉矣!”

鲁肃闻言,便入后堂见孙权。

孙权怒气未息,对着鲁肃道:“孔明欺吾太甚!”鲁肃曰:“臣亦以此责孔明,孔明反笑主公不能容物。破曹之策,孔明不肯轻言,主公何不求之?”

孙权回嗔作喜道:“原来孔明有良谋,所以用言词以激我。我一时浅见,差点误了大事啊!。”

于是孙权便同鲁肃再次出堂,再请诸葛亮叙话。

孙权见诸葛亮,抱歉道:“适来冒渎威严,幸勿见罪。”诸葛亮亦抱歉曰:“亮言语冒犯,望乞恕罪。”

孙权邀诸葛亮入后堂,置酒相待。数巡之后,孙权曰:“曹操平生所恶者:吕布、刘表、袁绍、袁术、刘豫州与孤耳。今数雄已灭,独刘豫州与孤尚存。孤不能以全吴之地,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与当曹操者;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此时诸葛亮开口道:“豫州虽新败,然关云长犹率精兵三万人;刘琦领江夏战士,亦不下五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刘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士民附曹操者,都基本是迫于势耳,非本心也。今孙将军诚能与刘豫州协力同心,则破曹军必矣。曹操军破,必北还,到那时荆、吴之势强,而三足鼎立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望将军裁之。”

孙权大悦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吾意已决,更无他疑。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

孙权于是令鲁肃将此意传谕文武官员,就送诸葛亮于馆驿安歇。

诸葛斌正在驿站休息间,忽听天才系统传来一声:主人与老爸诸葛亮舌战群儒,改变三国历史,智力值加两点,如今主人智力值为90,武力值90,政治值60,统率值40。我一听,只加两点智力值,便索然无味。

另一边,张昭知孙权欲兴兵,于是对着众人商议道:“中了诸葛亮之计也!”

于是众谋士急入见孙权曰:“昭等闻主公将兴兵与曹操争锋。主公自思比袁绍若何?曹操之前兵微将寡,尚能一鼓克袁绍;何况今日拥百万之众南征,岂可轻敌?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孙权只低头不语。

顾雍曰:“刘备因为曹操所败,故欲借我江东之兵以拒之,主公为什么要为其所用乎;愿听子布之言,向曹操投降吧,如此则江东幸甚。”孙权沉吟未决。

张昭等人出,鲁肃入见孙权曰:“适才张子布等,又劝主公休动兵,想让主公投降曹操,此皆全躯保妻子之臣,为自谋之计耳。望主公勿听也。”孙权尚在沉吟不决。

鲁肃说:“主公若迟疑,必为众人误矣。”孙权曰:“卿且暂退,容我三思。”鲁肃于是退出大堂。

孙权考虑到这边武将或有要战的,文官都是要降的,议论纷纷不一。且说孙权退入内宅,寝食不安,犹豫不决。

吴国太见孙权如此,问孙权曰:“何事在心,寝食俱废?”孙权说道:“今曹操屯兵于江汉,有下江南之意。问诸文武,或欲降者,或欲战者。欲待战来,恐寡不敌众;欲待降来,又恐曹操不容:因此犹豫不决。”

却说吴国太见孙权疑惑不决,乃对孙权说:“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今何不请周公瑾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