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捡漏?(1 / 2)

宣政殿内今日格外的热闹。

先是因为原城一事大臣们争论不休,现在又因为林执的婚事开始指指点点。

林执充耳不闻。

“陛下,如今原城水难,当务之急,还是先去安抚民众,支援原城,微臣的婚姻乃是小事。”

文昌帝也是一时被气昏了头,差点忘了大事。

林执趁热打铁,说出了文昌帝所想。

“太子身份尊贵,楚王殿下为了朝堂也已尽心尽力,不如趁着此次机会,锻炼允王,臣请旨,带领五千镇北军,保护允王前去支援原城。”

有林执护航,众人只觉得允王真是好福气,白白去挣了个名头。

文昌帝怎么会不清楚自己那两个拉帮结派的儿子,只会在背后动动嘴皮子吩咐人,捞油水。

真碰上事,也只有远在番地的燕王能派上用场。

但原城一事兹事体大,他实在不放心交由太子和楚王去处理。

林执去显然最合适。

至于允王,也是该让他看看人间疾苦了。

这闲散王爷做了多年,也是时候为百姓做些事了。

文昌帝高声询问:“可有人有异议?”

众大臣面面相觑,自找不出比眼下更妥帖的处理方法了。

而太子一派乐见其成,高声附和。

毕竟允王是养在皇后膝下长大的,由他出面,也算是太子这边脸上有光。

长孙阳平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

就见文昌帝抬了抬手,然后看向他。

“老国公,如今原城事急,此事等林将军回京再议吧。”

此去原城归期不定,但他也明白,要让一整座城恢复建设,少说也要月余。

林执得了令,马不停蹄地回了镇北军营,点了五千人,带上物资整装待发。

而这头,许相宜等人离原城越近,脸色越不好。

一行人赶到原城的时候,发现连城墙都冲毁了一部分,如今在紧急抢修。

城门口虽然有士兵把守,但这个情况显然是守不住的。

申衍说道:“难怪一路上都是难民逃窜。”

到了城门口,士兵拦住了许相宜正想问什么,却见她拿出江州许氏的玉牌,就放了行。

原先许氏玉牌自然没那么管用,但是因为周围的许氏药铺会来支援,所以士兵也把许相宜当成了前来支援的许氏大夫。

一行人缓步进入原城,因为马车在这里简直寸步难行。

入目四处都是坍塌的楼房,哀嚎声遍地四起,惨不忍睹都无法形容的样貌。

城中的百姓已然分成了三波。

一波死里逃生的早已跑出了城去的灾民。

一波伤了病了出不去的,只能在城中等死。

还剩下一波都是不愿离去,主动加入维护原城秩序的。

“东家,我们先去哪里?”

申衍也是第一次见这场面,说不害怕是假的。

“先去临时医馆。”

许相宜这些年也支援过许多次,早有经验。

几日过去了,看着还不断有人从废墟下被抬出来,显然医馆早已人满为患。

果不其然,许相宜到医馆的时候,里面沸反盈天,所有的大夫忙的焦头烂额。

见许相宜一行人来,看也不看,只道:“此处人满,去城西那边看看吧。”

许相宜毫不介意,只是再次拿出那块许氏玉牌,神色平静:“我是附近许氏药铺的大夫,来支援原城。”

那人一听,这才眼睛一亮,就像看到了亲人那般热泪盈眶。

“太好了太好了。”

几乎连寒暄和简单问几句的机会都没有,许相宜带着申衍和春眠便开始忙活起来。

城中兵力有限,不太能顾得上几处临时医馆,总会生出些矛盾来。

此刻春眠倒是派上了用场,至少对比其他几处,他们这里医闹是最少的。

而申衍因为记忆力好,忙活着抓药煎药和送药,穿梭在各个病患间。

这一忙,就到了深夜。

瞧着一群大夫都不顾男女有别,全瘫坐在地上,许相宜也呼出口气,招呼了春眠和申衍休息一会儿。

其中一个中年大夫啃着手里的馒头,看着许相宜眼生,就问道:“你也是许氏药铺的大夫?”

许相宜点点头:“我从阜都来的。”

“阜都!”有人惊疑出声,“这么说支援马上就到了?”

瞧着围坐的大夫都露出了希冀的表情,许相宜实在不忍说实话,便顺着那人的话讲。

“是的,大家再坚持两天,大部队随后就到。”

她得知原城水难也就是前天,紧赶慢赶到了今天早上才赶到了这里。

估计消息传到阜都还要好些天,谁也不知道在物资和人手到原城的这段时间里会发生什么。

毕竟这可是一城之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