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端敏公主生辰后,关于老国公要替长孙念携圣恩求陛下赐婚的消息传得那是一个沸沸扬扬。
长孙念这段时间过的十分煎熬,连门都不爱出了。
长孙阳平气急了,穿上封存了多年的官袍,扶正了官帽,脚步坚定地迈入了宣政殿。
他这一出现,结合这些时日阜都的言论,众人立马明白了他的来意。
只是他今日赶了巧,碰上了原城水难一事。
自然只能先把请旨赐婚的事往后放一放。
“父皇,原城已被洪涝尽数摧毁,当务之急定是派兵前往原城重建原城,重拾民心。”
太子拱手上前,眉头紧锁,言语间一派义不容辞的模样。
太子上前了楚王也不甘示弱。
“父皇,此次原城淹没,主要还是因为土坝年久失修,儿臣同意太子的看法,但同时我们也要尽快找出原因。”
楚王言下之意,那些个人精都是清楚的,估计是看上了太子的户部。
原城地势低洼,每年朝廷都会在汛期来之前派人前来检查,若是土坝有问题,一定会被及时发现。
可修缮土坝不是一笔小数目,户部不拨款,或者说上报以后有人吞下了这笔款,才导致了此次洪灾的发生。
“如今原城尽数摧毁,事关重大,派出一个皇子前往以安民心才是上策。”
洪涝来势汹汹,整个城都淹了,就这么随便派了人去,难保原城百姓激情群愤。
觉得大易轻视此次原城之灾。
一有大臣如此提议,太子和楚王刚才蹦跶的厉害此刻也立马熄了声。
太子一党立马有人出来:“陛下,太子乃是储君,理应前往,但太子殿下身份尊贵,此去一行不知多久才能返回,恐动摇国之根本,故臣认为太子不是最佳人选。”
有一人起头,立马就有人附和,细细一看皆是太子的人。
文昌帝的眼神看向楚王,楚王那边的人立马也反对。
一时之间倒还僵持不下了。
文昌帝顿时也犯了难。
他膝下六子。
太子和楚王如今帮他执掌朝政,派任何一人去都会出现刚才那样你争我吵的局面。
允王就是闲散皇子,你让他说阜都哪家秦楼楚馆的姑娘好,他还能给你说出个一二来,再多就难为他了。
还有两个未成年的皇子更是不可能去原城了,都是半大孩子,掌不住局面。
若说人选,只有燕王最合适。
可惜了,燕王固守自己的番地,赶去原城少说都得半月,到时黄花菜都凉了。
思来想去,只能是允王了?
文昌帝暗暗朝林执瞥去一眼,林执佯装没有看见。
文昌帝气急,便先转移了话题。
“老国公今日来了朝会,可是有事。”
长孙阳平见文昌帝点自己,也不废话,他此次一定得为自己这唯一的孙女求来文昌帝的赐婚。
“陛下,微臣斗胆用太上皇恩旨,为孙女求一道姻缘。”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的视线不由自主便投向了林执。
包括文昌帝。
林执面色一沉,站在文昌帝身边气压极低。
他突然想到不会是因为刚才自己不理睬文昌帝,文昌帝故意给自己下绊子吧!
一旁的禁军统领林锟感受到林执周身的气势都觉得不寒而栗,心知若是此刻惹了林执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文昌帝眉头急不可见地一皱,但还是得问。
“老国公快快请起,可是看上了我大易哪个儿郎。”
长孙阳平起身,掷地有声。
“微臣想求陛下赐婚长孙念为镇北将军林执为妻。”
若是没有许相宜出现,这门婚事文昌帝,或者说所有参与党附的人都是乐见其成的。
毕竟如今的国公府有名无权,林执手握重兵,断不能让他成为谁的左膀右臂。
原本还在争吵派哪个皇子去原城的大臣们皆停了下来,看着林执。
文昌帝沉吟不语。
他看着林执长大,自然希望他能选自己喜欢的人。
可那许相宜看着也不像是能接受做妾的人。
林执已经调整了心情,故而听了长孙阳平的话心里未起波澜。
此前许相宜便已透露过这个事情给他,但他不以为意。
他觉得长孙阳平是拎得清的人。
他宠爱长孙念,就该明白林执不喜欢长孙念,就是长孙念嫁过来,也不会幸福。
所以他想长孙阳平再三思量后,会放弃这个荒唐的念头。
但他没想到他这次会这般一意孤行。
不待文昌帝有何反应,众人就见穿着黑玄甲的林执上前,每一步都气势惊人。
他步伐沉稳地走到长孙阳平身边。
长孙阳平被他的气势都是震得抖了抖眼皮。
就见林执